2018年中國電影辭典
在2018這個熱鬧的電影大年里,文化原創榜以九個詞條來梳理中國電影的“牌面”和未來。
責任編輯:宋宇
2018年,導演文牧野的第一部電影長片《我不是藥神》上映,獲得了31億元票房,進入年度票房的前三名,以及歷史票房的前五名,獲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巨大成功。
(本文首發于2019年1月31日《南方周末》)
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繼續穩居世界第二,年度總票房破600億元。在這個熱鬧的電影大年里,文化原創榜以九個詞條來梳理中國電影的“牌面”和未來。
“金磚”電影
五個“金磚國家”2016年第一次聯合舉辦電影節,并達成合作計劃。由此,中國觀眾在電影院里看到了越來越多“金磚”電影。
不得不提的是2017年公映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近13億元票房是印度與北美票房總和的兩倍。每年的印度電影進口配額,從一部擴大到四五部;2018年更是多達九部,各處評分都相當可觀。中國院線里的七部俄羅斯電影題材十分豐富,譬如科幻片《莫斯科陷落》和新穎的懸疑片《網絡謎蹤》。后者由美俄合拍,場景一概以電腦屏幕呈現,形式非常新鮮。
“大家對巴西電影,還停留在電視劇《女奴》那個階段,是1980年代的事了。”導演賈樟柯2017年向南方周末記者感嘆,大家看歐美電影太多,“另外一部分好電影為什么不看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夏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