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一個地級市的告別

僅有26年歷史的地級萊蕪市與濟南合并后,當地人用 “生在泰安、長在萊蕪、老在濟南”三句話來概括自己地域身份的改變。

責任編輯:錢昊平

2019年1月21日,原萊蕪市外事辦的工作人員,在市府大院前留影。他們拍完照片就去濟南新的單位報到了。(南方周末記者 柴會群/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1月31日《南方周末》)

僅有26年歷史的地級萊蕪市與濟南合并后,當地人用 “生在泰安、長在萊蕪、老在濟南”三句話來概括自己地域身份的改變。

知情人士說,領導要求從講政治的高度對待萊蕪干部接收工作,各單位的工作細到辦公桌位置如何擺放(原則要求靠窗)、與之說話的注意事項(如盡量避免使用“萊蕪”字眼)這種程度。

知情人士透露,編辦文件下發的次日下午4點,濟南方面即派人赴萊蕪市某局,在兩個小時內收走了公章、接管了財務,以防止該單位突擊花錢。

2019年1月16日零點,山東省原萊蕪市萊城區政府的牌子悄悄換了,新牌匾上的幾個字是“濟南市萊蕪區人民政府”。

同一時間,原萊蕪市鋼城區也變成了濟南市鋼城區。兩個區政府牌匾的更換,標志著萊蕪作為一個地級市正式終結,這距其由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僅26年。

新華社此前于1月9日發布消息稱,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

據相關報道,山東這次調整行政區劃的主要動因,是“做大做強”省會濟南,與萊蕪合并之后,濟南的GDP將一舉超過沿海城市煙臺,在省內僅次于青島。

萊蕪第一中學已更名為濟南市萊蕪第一中學,舊牌子還沒拆,新牌子已掛上。(南方周末記者 柴會群/圖)

“去萊蕪市化”

萊蕪,古稱“嬴”“牟”。春秋時期那里曾發生過“長勺之戰”,1947年,華東野戰軍在當地發起“萊蕪戰役”。

1983年,國務院批準設立縣級萊蕪市,由泰安代管,1992年,縣級萊蕪市升格為地級市。此次與濟南合并后,當地人用“生在泰安、長在萊蕪、老在濟南”三句話來概括地域身份的改變。

根據山東一家官方媒體的解釋,被并入濟南后,新的萊蕪、鋼城區委、區政府之所以選擇在1月16日的零點換牌,“是為了確保黨政機關運行的連續性”。“原機構在基準日前一日24時停止運行,新機構在基準日的零時開始運行。”

萊蕪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紀榮軍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換牌的準確時間是2019年1月16日零點16分。“濟南市來了個處長,專門看著掛上,沒有儀式,為了不浪費,不搞這個形式。”紀榮軍說。

這與26年前的一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