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進一步加大體育中考的分值 ——專訪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

我曾在一次國際運動心理學大會上呼吁,希望運動心理學的專家要說清楚一件事,就是孩子經常性地參加體育鍛煉和競賽,對他的智力發育、對他們文化課的學習和考試到底有什么樣的影響。

責任編輯:錢昊平

2018年4月8日,廣州中考體育考試在廣州市第一中學操場舉行。(東方IC/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1月31日《南方周末》)

“我曾在一次國際運動心理學大會上呼吁,希望運動心理學的專家要說清楚一件事,就是孩子經常性地參加體育鍛煉和競賽,對他的智力發育、對他們文化課的學習和考試到底有什么樣的影響。”

2019年1月18日,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談到體育教育工作時,明確指出體育在升學壓力下有被邊緣化的危險,并提出“體育美育要有剛性要求”。

從體育考試被列為中考科目,到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增考體育;從補齊體育教師編制短板,到不斷提高學校體育教學場地的面積……過去幾年,隨著體育教育政策的密集出臺,體育教育愈來愈受到重視。

2019年1月24日下午,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教育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圍繞體育教育體制改革,王登峰從教師缺編談起,闡述了對體育的“剛性要求”。他反復說:“對

待體育教育,學生、家長、學校、政府都要改變觀念。”

體育教師要逐步配齊配強

南方周末:如何從體育教育的角度理解“體育美育要有剛性要求”?

王登峰:學校體育教育的內容是什么?就是要教會孩子們運動技能。教會之后,還要“勤練”,不斷提高孩子的運動技能。再之后還要經常比賽,讓每一個孩子都參加比賽,調動孩子們的興趣。這是實現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校體育“享受樂趣、強健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總體要求的基本途徑。

為什么說要有剛性的要求?你要想教會、勤練和常賽,第一得有教師。沒有教師,就無法教會孩子運動技能,無法組織經常性的課余訓練和競賽活動。所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