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網貸筆數增六成:暖科技成小微企業的“扶他靈”
歲暮天寒,小微企業活得怎么樣?2019開年,根據支付寶和網商銀行最新公布的2018中國小微企業經營數據報告顯示:出乎意料的是,2018年他們的生意有點忙。
網商銀行的數據顯示,2018年支付寶服務的中國小微企業貸款筆數超過8000萬筆,同比2017年,貸款筆數增幅達到60%,持續增長的貸款需求,映射出小微企業對未來的經營信心。同時,這一年,還是小微企業數字化經營的元年,一張小小的二維碼,成為小微企業全面提升數字化經營能力的利器。
數字經營是解決小微融資“老大難“的新出路
小微企業對于中國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央行行長易綱曾表示,從中國的實踐看,小微企業貢獻了全國80%的就業,70%左右的專利發明權,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稅收。這一龐大的群體正是中國經濟的堅定底盤,但如果細究個體,他們究竟有多???
數據顯示,雇員人數不到10人是小微企業主流。以小微企業為主體的新商幫——“碼商”為例(他們都用一張小小的支付寶收錢碼做生意),過去他們多數是2人規模的門店,在今年有三成碼商擴充了規模建立5人以上的經營團隊。從上百平米的個體超市,到靠小推車做生意的攤販,都屬于碼商。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018年公布數據顯示,全國目前共有超過1億碼商,其中7成為個體工商戶,3成為路邊攤販。
覆蓋衣食住行、美容美發、維修家政、商超便利等等各種實體服務領域,數據顯示:7.1%的碼商在23點到凌晨4點還在營業,他們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金融大客戶,但在金融服務的需求上迫切程度卻是最高的:
經營團隊在擴張,貸款需求也隨之提升,2018年的小微企業整體貸款筆數增加了6成。但同時單筆貸款金額比2017年增幅低于10%,這說明按照“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的經營思路,越來越多的小微商家開始更聰明地用信用貸款做生意:網商銀行讓商家可以更靈活地調配資金,精打細算的他們就會按實際所需來更靈活地融資周轉。
10月28日-30日,第一屆天下碼商大會正在福州朱紫坊舉辦,熱鬧集市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游逛
有意思的是,與大企業滿額貸款慢慢用不同,小微經營者為了節省利息,只有必要時才申請貸款;并且能盡快還款就盡快還,有需求下次再貸,“小、急、短、頻”特點明顯。數據顯示:線下小微經營者貸款平均資金使用時長為50天,6個月內貸款超過3次的經營者卻達到35%。
都說小微企業的貸款風險高?網商銀行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解決了無抵押、無信用記錄、無財務報表的小微商家的融資難題,并開創了著名的310模式(3分鐘在線申請,1秒鐘到賬,0人工干預的貸款流程)。數據顯示,通過技術和信用的力量,超過99%的碼商都會按時還貸,風險可控。
由于小微企業經營規模小、分散、擁有資產低、流動性強等特點,以往融資難、融資貴,向來是全球普遍都存在的小微服務“老大難“。而從網商銀行服務小微的實踐經驗看,破局之道在于讓小微經營主體的經營數字化。截止到2018年12月,網商銀行及前身螞蟻小貸已累計為中國超過1300萬家小微企業,提供了超過2萬億的貸款支持;同時,通過技術力量降低融資成本,2018年網商銀行貸款平均利率比2017年已經整體下降1%。
科技強壯
小微讓原本沉默的他們更有話語權
2018年,小微群體的一個新變化就是開始全面擁抱數字技術。在螞蟻金服等互聯網科技帶頭企業的推動下,一張小小的二維碼,開啟了中國小微企業數字化經營的時代。時代的列車呼嘯而過,他們不再是數字經濟的旁觀者、靜默者,而成為參與者、共建者,更有自己的話語權。
收銀臺是小微商家的經營前哨,可能收到假錢、高峰結賬速度慢,原本都是每一家小微收銀臺上頭疼的老問題。不過,2018年的數據顯示:92.4%的商家已經開始擁抱手機掃碼付款,通過在收銀臺擺上二維碼貼紙,一步到位拿到數字時代經營的入場券。以支付寶為例,一年間已有超過600萬碼商通過“多收多貸”獲得貸款,用于擴大經營;累計超過1000萬碼商通過支付寶上的“商家服務”直接進貨;“多收多保”服務覆蓋到了5000萬碼商,平均每天有2萬碼商在支付寶上申請門診報銷金,平臺已為其實際報銷門診看病費用超過5億元……這些數字工具的使用,大大提升了小微企業對未來的經營信心。
在移動支付的科技能力下沉后,科技喚醒了沉睡的大多數,讓小微企業在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時,有了更多轉圜的空間。這種情況在三四線城市和非一線區域更為明顯。從碼商新增活躍度數據看,新增活躍性最強的TOP10地區分布在:寧夏、青海、甘肅、內蒙古、貴州、黑龍江、云南、西藏、陜西、吉林。以第一名省份寧夏為例,其增幅達到418%。同時,不管是活躍度還是新增碼商漲幅,在各省、自治區排名第一的地方都是固原、定西、七臺河、遼源等非省會城市。從貸款需求地域看,還有近600萬三農用戶獲得超4700億元信用貸款支持,說明數字經濟服務的鴻溝在中國普遍開始減小。
支付寶:千萬中國碼商用一張小小二維碼做起了自己的數字生意經
——方便買賣雙方、避免假鈔、數字記賬,這些都是移動支付明顯的優勢,但“碼商”的精髓不止于收錢便利,借由二維碼實現的數字化經營,更讓線下小微經營者獲得了以前沒想到過的營銷、貸款、理財、保險、賒賬進貨、經營分析等多維立體的金融科技服務。未來,支付寶將為1億小微經營者提供數字化經營工具,網商銀行的貸款服務三年內要服務3000萬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者。
其實,即便是一張小小的二維碼,背后也有著諸多的暖科技的效率“加持”。例如支付寶上針對小微商家服務的“多收多保”里,AI技術的貢獻度已超50%,再加上區塊鏈理賠技術的加持,審核時間被縮短至1秒以內。行業專家認為,科技服務賦能更多下沉區域商家的背后,實際上是縮短地域之間的商業環境差異,促進小微企業的經營活力,進而激活三四五線城市被抑制的經濟能量。
科技力量,可以為小微的經營發展提供新的動能。這種全國性的現象,是2018年的一抹新的經濟亮色。浙江省政協委員、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說:“科技強壯小微,沉睡的小微可以變成強壯的小微,就像耐寒、頑強、耐貧瘠的薔薇花一樣,這些小微企業在生活的縫隙中全力以赴,奮力求生,一點科技的陽光就可以助力他們的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