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課① | 人們已經盡力做到最好了
很多人先是情緒激烈地拒絕接受,在被告知必須假設就是如此后,他們痛哭失聲,然后平靜下來說,如果真的如此,那我就會放下心頭的怨恨。
(本文刊發于2018年《南方人物周刊》)
很多人先是情緒激烈地拒絕接受,在被告知必須假設就是如此后,他們痛哭失聲,然后平靜下來說,如果真的如此,那我就會放下心頭的怨恨。
如果世上有所謂的“一個問題測出人生觀”,那個問題可能是這樣的——
你相信,一般來說,人們的表現已經是他們在當時當地能做到的最好嗎?
我問L這個問題時,他立刻嗤笑一聲,脫口而出:“怎么可能!”
是的,我也是這個反應:怎么可能!那些隨地吐痰丟垃圾的人,在高掛“嚴禁吸煙”的醫院走廊吸煙的人,在花木和古跡留下“到此一游”的人,更不要說社會新聞里的主角們——他們的最佳表現就只能這樣?
但布勒內·布朗(Brené Brown)有不同看法。
布朗是休斯頓大學社工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