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過阿爾卑斯
如若雪癮大且腸胃不容易鄉愁,阿爾卑斯南北兩側那些有著越境樂趣的大型跨國滑雪場依然是無可比擬的第一選擇,曾經踩著雪板、風馳電掣地告別三色旗沖向紅底白十字旗,不久前又在意法邊境的銀河迎來一片白茫茫的新年。
責任編輯:楊嘉敏
莫爾濟訥是法瑞邊境太陽門山谷中最大的鎮,白雪皚皚的小鎮在焰火的映襯下迎來新年。
(本文首發于2019年2月7日《南方周末》)
如若雪癮大且腸胃不容易鄉愁,阿爾卑斯南北兩側那些有著越境樂趣的大型跨國滑雪場依然是無可比擬的第一選擇,曾經踩著雪板、風馳電掣地告別三色旗沖向紅底白十字旗,不久前又在意法邊境的銀河迎來一片白茫茫的新年。
不到歐洲,不知雪場有多大
申奧時提出的“三億人上冰雪”大目標,如今看來還只是讓更多的南方人到北方看雪,而遠沒能真正把體驗者和消費者變成冰雪運動的愛好者。就滑雪運動——雖然產業界人士如今更希望將其宣傳為“休閑娛樂”——而言,制約其發展的限制條件,一是天然的硬件,讓我們面對這個事實吧,除了長白山和新疆,國內就沒有海拔適當、降雪條件足夠的山地。二是價格,由于缺水導致的雪場高額票價,讓在崇禮與去北海道玩一周的價格近乎一致,體驗感卻差個十萬八千里。冬天去崇禮,除了滑雪你還能干啥呢?慶幸守著3小時車程外的北京這個巨大消費市場,讓沒時間去日本的中產階層,暫時只能把周末獻給崇禮。
更遠一些的阿爾卑斯呢?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跟歐洲大型滑雪度假區比起來,亞洲甚至北美的雪場都太小了。根據雪場評估機構skiresort.info的測算,亞洲最大的日本志賀高原(雪道總長83公里),若擱在歐洲排名里,將僅在88位;北美最大的猶他州帕克城(雪道總長250公里),擱在歐洲,將與法國的兩家并列13位。國內呢?該網站給出的第一名是長白山萬達,總長40公里。
當然,再是雪山飛的高手,也不可能用幾天時間就把任何一家阿爾卑斯超大型滑雪場所有道刷一遍,一味求長求大也實在沒意思。日本漫山遍野的天然溫泉和符合中國胃的餐飲,是歐洲無法比擬的??v然國內已有一小撮有錢有閑的發燒友刷遍歐陸著名雪場,但亞洲客人的極弱比例,讓阿爾卑斯各度假山區,依然因徹底沒有“我們的食物”,而成為阻撓度假愿望的攔路虎。與遍布中文的旅游城市不同,山區酒店、公寓和雪具店的非本土語言指南和標識,是英語、捷克語、波蘭語和俄語——對英國人和東歐人來說,參加個打包一周的阿爾卑斯滑雪團,從時間、距離和花費上,與我們去北海道一趟差不多。
法瑞邊境的Avoriaz是一座徹底為冬季度假而打造出來的小鎮。
越境滑雪,非一般刺激
這個冬天,我又用一個半月的時間,選擇歐洲和北美的一些著名滑雪度假區,滑了一圈。2018年12月在阿爾卑斯,我滑了意大利、法國和瑞士的6家雪場,全程竟沒見到其他任何一位亞洲客人。而2019年1月中在加拿大惠斯勒,小鎮上的亞裔臉孔起碼能占五分之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