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中國 | 老年合唱團的權力游戲
退休的人寂寞,所以喜歡抱團取暖,哪里人多就去哪。從十年前開始,父親就一直輾轉于各個老年合唱團,唱得風生水起。
但人一扎堆,就難免有政治,老年合唱團也不例外。
責任編輯:馮葉
北京一支中老年合唱團(圖文無關)。
一、
父親這輩子只有一個愛好,就是唱歌,還是民族唱法。
但這次過年回家,年近八十的他只是躲在房間用手機里的全民K歌App錄唱,沒有再去本地的老年合唱團。
退休的人寂寞,所以喜歡抱團取暖,哪里人多就去哪。從十年前開始,父親就一直輾轉于各個老年合唱團,唱得風生水起。
但人一扎堆,就難免有政治,老年合唱團也不例外。
十年前,父親加入的第一個合唱團是本地一所大學主辦的老年大學合唱團。場地就是一間五十平方米的教室,有黑板、桌椅、講臺,就是沒有樂器。
別看這是個自娛自樂的組織,團里的官銜并不少——團長和副團長均由這所大學的退休老師擔任,此外還有男高、男低、女高、女低四個聲部的部長。
大學負責提供場地,以及去外地演出的車輛。其他開支則靠團員每人每學期100元的團費。但隨著人員增多,合唱團也開始拉贊助,誰拉來贊助可以返給個人20%。
為了吸引贊助,團長看中了父親曾經的縣級干部身份,提拔他為副團長和高聲部部長。
除了日常每周兩次的排練之外,合唱團的任務就是四處參加歌唱比賽,比賽一般都選在特定的節日,比如國慶節、八一建軍節,唱的大多是紅歌。但誰可以領唱、獨唱,誰走C位,都是由負責業務的另一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 校對:胡曉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