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中國 | 黃葛樹下,記憶在消散
這樣的路徑當然未必完美,但基本思路是清晰的:城市要發展,許多細小的利益要為其讓步。要建設城市,又要留住鄉愁,如何化解這對矛盾,也許最終還應回到城市發展的初衷上來——一切終究是為了人,不是嗎?
責任編輯:錢昊平
黃葛樹下沒有了往日的喧囂和熱鬧。
這樣的路徑當然未必完美,但基本思路是清晰的:城市要發展,許多細小的利益要為其讓步。要建設城市,又要留住鄉愁,如何化解這對矛盾,也許最終還應回到城市發展的初衷上來——一切終究是為了人,不是嗎?
2019年2月1日下午,臘月二十七,我從成都趕回老家巴中,路過門前的小廣場時,總覺得少了些什么?;蛟S是離家久了,半晌才反應過來——我家樓下的黃葛樹周圍冷清了許多,沒有了往日的吆喝,也不見曾經的人頭攢動。
從大年初一到初七,我聽不到鞭炮聲,聞不到茶香,竟生 “昔人已去,空余黃葛”的滄桑感。
相比今年的落寞,去年春節期間的黃葛樹下真是熱鬧:每天從天剛放亮時開始,晨練的老人就已在樹下操練。中午時分,人們的味蕾便被老樹周邊的美食所攪動,在春節物價普遍上漲1-2倍的消費圈里,我們在這總能找到性價比最高的小吃。
下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