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美國造艦風波的啟示:要產業基礎,還是經濟成本?

隨著裝備制造領域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持續推進,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競爭性采購取得了明顯成效。2018年10月,在第四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覽上,213家參展單位和221家采購單位在進行了約2000余場次技術產品需求對接后,最終通過競爭招標,成功簽約了涉及176家軍地單位的154個高技術產品合作項目。2018年12月18日《西安新聞網》報道,西安市正打造區域性軍工單位競爭性采購服務體系,著力建設軍民融合競爭性采購平臺和服務體系,推動完善競爭性的國防科技工業采購機制。

可以看出,不論是中央還是地方,都在積極推行國防科技工業競爭性采購政策。

責任編輯:姚憶江

??吭诿绹Z??撕\娀氐暮娇漳概?。(新華社/路透/圖)

隨著裝備制造領域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持續推進,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競爭性采購取得了明顯成效。2018年10月,在第四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覽上,213家參展單位和221家采購單位在進行了約2000余場次技術產品需求對接后,最終通過競爭招標,成功簽約了涉及176家軍地單位的154個高技術產品合作項目。2018年12月18日《西安新聞網》報道,西安市正打造區域性軍工單位競爭性采購服務體系,著力建設軍民融合競爭性采購平臺和服務體系,推動完善競爭性的國防科技工業采購機制。

可以看出,不論是中央還是地方,都在積極推行國防科技工業競爭性采購政策。

對企業來講,競爭有輸有贏,而一個重大的國防訂單“花落誰家”可能直接影響到部分企業的崛起或者沒落。從國家角度,“要產業基礎還是經濟成本?”反映了一個國家國防工業的產業政策和采購戰略原則。20世紀末美國造船業的一場風波或許能加深讀者對國防工業競爭性采購的理解,也能夠為進一步完善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競爭性采購提供鏡鑒參考。

從1986年7月以來,巴斯鋼鐵公司和英格爾斯造船廠承包了美國艦船的建造合同,而當時美國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私營造船廠——托德太平洋公司,卻再也沒有拿到一個。

讓它一蹶不振的事件,正是20世紀末的一場競標。彼時美國造船業很不景氣,唯一的大型海軍訂單,阿力·伯克級宙斯盾導彈驅逐艦項目成為了很多造船廠爭相追逐的合同甚至是救命稻草,一向主導合同競爭的美國海軍,也一度在“成本和時效”之間猶豫徘徊。爭奪愈演愈烈,引發各方廣泛關注。

困境中的托德太平洋公司

成立于1916年的托德太平洋公司,是美國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私營造船廠。然而,在20世紀的美國造船業逐漸走向衰落,在世界市場上競爭力不斷下滑的背景下,托德太平洋公司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1981年8月23日的《華盛頓郵報》將當時的美國造船業形容為“一個國家的病態產業”,在美國政府的資助補貼下一瘸一拐地走過了幾十年。

到了20世紀末,更多的造船廠面臨倒閉,最后一只商業船只計劃在1987年底完成。根據《商業船隊防御任務的首次報道:事實與結論的調查結果》的附件E-2披露,1980-1984年間,至少有26家造船廠倒閉。

值得注意的是,托德太平洋公司所屬的西海岸造船業比美國整體造船業的衰退速度還要快,甚至可以說是瀕臨全軍覆沒。自1945年底至1985年初近40年的時間里,西海岸的造船廠由30個銳減為5個。

美國國防部逐漸意識到,造船業的持續衰退,已經影響到了美國海軍戰艦在危機中的快速修復和在持續沖突中新造戰斗船只的能力。除了美國造船業的總承載能力外,造船廠的地理分布一直也是美國國防部的關注重點。

巴拿馬運河開通之前,東海岸和墨西哥灣的船只必須繞過好望角來補給太平洋艦隊,不僅時間長且不確定性大。因此,在西海岸保持一定的戰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