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我不是堂吉訶德
新概念作文比賽的確給我的人生帶來很多不一樣,但真正改變我人生的是自己對創作的熱愛。
責任編輯:宋宇
韓寒
(本文首發于2019年2月14日南方周末創刊35周年特刊·南周人物系列)
我找到了適合我自己的方法,但如果你沒有找到適合你自己的方法,就應該很好地待在教育體系里。我當時不是完全主動選擇退學,也是帶著一半無奈的;我當時也是想念大學,但高中理科落得太多了;我確定了離開學校不是因為想玩。
新概念作文比賽的確給我的人生帶來很多不一樣,但真正改變我人生的是自己對創作的熱愛。如果沒有新概念作文比賽我也能出來,因為當時《三重門》已經寫得差不多了。
1982年出生的韓寒,今年37歲了。
韓寒導演了第三部電影《飛馳人生》,親自為主題歌作詞,取名《一半人生》。韓寒童年、少年、青年時的舊照在MV中漸次出現,歌里唱道:“早告別青春,活成了別人。”
許多人把這首歌視為韓寒人到中年的自我剖白,但他予以否認。“我雖然告別青春了,但是沒有活成別人。”他樂于把歌詞里的狀態視為眾生相,至于自己,“除了比我喜歡的自己要胖一點,其它還都挺喜歡的。”
韓寒17歲成名,聲名鵲起伴隨著巨大的爭議。1999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賽改變了他的人生,他憑借《杯中窺人》奪得冠軍,成名作《三重門》隨即出版,少年作家韓寒轟動全國。同一時期,還在讀高一的他因為極度偏科,選擇離開校園。寫作的才華與傳統意義上的“壞榜樣”在他身上矛盾地統一,在全國掀起教育應該培養“偏才”還是“全才”的討論。
韓寒沒有陷入輿論漩渦,他“溜”去當了賽車手。他不斷地書寫,用寫作賺來的錢澆灌少時的理想——做一名賽車手。他一路比賽,成為亞洲一線的拉力車手。
2005年,韓寒開通博客。“公民韓寒”在這里寫雜文,表達對公共事件的密切關注。梁文道說,再寫幾年,“他就是魯迅”。韓寒則形容,自己的博客不過是給大眾提供了一個“公共廁所一樣的存在”。“有些人匆匆忙忙沖進來,完事后松一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