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勇沖擊波 成為“藥神”之路

一場個體、媒體、電影和政府的合力,在總理批示的加速度加持之下,終于切開了一個社會頑疾。

責任編輯:何海寧

陸勇(東方ic/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2月14日南方周末創刊35周年特刊·南周人物系列)

從南方周末報道《救命藥之罪》到電影《我不是藥神》,小人物陸勇的身影被雕刻進了中國大時代。一場個體、媒體、電影和政府的合力,在總理批示的加速度加持之下,終于切開了一個社會頑疾。

“他還活著吧?身體情況如何?還在賣印度藥么?”

幾乎每個看過《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的人,在聽說南方周末記者要去采訪徐崢扮演的人物原型陸勇時,都會提出這樣的好奇。

2018年,這部揭示癌癥患者苦于高昂價格,無奈選擇購買走私印度仿制藥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成了年度最受矚目的關鍵詞之一。影片不僅斬獲了超過30億票房,更掀起了對虛高藥價的熱議,最終獲得李克強總理批示。

在現實世界里,陸勇的故事同樣傳奇。2014年12月18日,南方周末第一次以《救命藥之罪》為題報道陸勇案,當時他正因幫助病友買藥而官司纏身,一度被關進看守所117天。

五年來,這位年近半百的慢粒白血病人多次被卷入輿論漩渦,他曾被人捧上普救眾生的神壇,也曾被質疑是個令人生疑的商人,最終因一部大熱電影,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公眾人物。

讓陸勇至今仍難釋懷的是:影片的主人公程勇并不像他。“我從來沒有代購過藥。”2019年1月14日,陸勇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說的第一句話,就從糾正這處誤解開始。

一夜成名

陸勇的故事被媒體發掘出來,是挺巧合的事情。2014年10月,有媒體記者看到南京一對夫妻因為從印度代購藥品而被判刑,就加入了陸勇所在的QQ群里聯系采訪,“那對夫妻拒絕了,群里還有個山東病友,在國企工作,也拒絕了,我就說那正好我愿意接受采訪。”

彼時的陸勇該是有些無助的,當年4月,為幫助病友購買印度仿制的治療白血病藥物,他惹上了官司,被控“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銷售假藥罪”,一度面臨牢獄之災。

南方周末原記者劉炎迅看到了這則消息,2014年12月,他第一次在無錫見到了陸勇。“開一輛奔馳車來的,說話時很冷靜,微胖但不像個生病的人。”劉回憶說,他們走過了大半條步行街想找個坐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