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格平:我從未感到自己是個環保功臣
而今,曲格平終于舒心展顏,“我從事環??煳迨?,從來沒有遇到這么好的形勢”。
責任編輯:何海寧
曲格平
(本文首發于2019年2月14日南方周末創刊35周年特刊·南周面孔系列)
曲格平把中國第一代環保人比作堂吉訶德、玄奘和西西弗斯——和污染企業搏斗,去西方取經,把環保這塊巨石推向山頂,卻又像個悲劇英雄。
而今,曲格平終于舒心展顏,“我從事環??煳迨?,從來沒有遇到這么好的形勢”。
曲格平虛歲九十了,身邊的人都叫他“老頭兒”,很親切。他不習慣也不喜歡別人稱他“中國環保之父”,他覺得這個稱呼應該授予周恩來總理,周總理開啟了中國環保之路,而自己不過是年輕時誤入行,不知不覺地把環保做成了終身事業。
中國常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首任代表、首任國家環保局局長、全國人大環資委主任委員……多個“第一”背后,他感慨:“中國的環境問題根源在哪里,都知道,我只是知道得早了一點。”
翻開長達十二卷的《曲格平文集》,那些讀起來好像當下正在發生的事兒——和市長簽署責任狀、保護城市飲用水源、發動群眾監督冒黑煙……早就寫在1980年代的會議紀要里。
經濟建設大放異彩的時代,環保這點綠光被掩蓋了,曲格平就像一個布道者,跟誰都敢辯論,被形容是“敢說話,毫不掩飾,老是點人家名字講問題”。
他拿過很多大獎,但從來不慶祝。“環境形勢在日益嚴峻,你還不斷得獎,哎呀,我心里特別難受。”
若不是骨子里的樂觀,曲格平不可能在這個“誤入”的事業里呼喊一生。他把中國第一代環保人比作堂吉訶德、玄奘和西西弗斯——和污染企業搏斗,去西方取經,把環保這塊巨石推向山頂,卻又像個悲劇英雄。
呼喊一次次被冷落,還是給他的內心注入了悲觀的底色,他總以自卑的語氣說,“我不是功臣,是罪人,我做環保期間,環境質量一天天在變壞。”
而今,從頂層設計到公眾覺醒,環保終于引來了史無前例的重視。曲格平終于舒心展顏,“我從事環??煳迨?,從來沒有遇到這么好的形勢。”
耄耋之年,步履蹣跚,過往比當下記得更清楚,曲格平已經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