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步云:能在6點準時打鳴的“金雞”
在治學上,李步云覺得重在掌握分寸,認為不能保守但也不能太激進,要在適當的時候說適當的話。
責任編輯:錢昊平
李步云
(本文首發于2019年2月14日南方周末創刊35周年特刊·南周面孔系列)
回首研究發現的這些年,李步云自認為主要辦了兩件大事:最早提出依法治國、最早提出保障人權。如今,“法治”和“人權”都已被寫進憲法。
在治學上,李步云覺得重在掌握分寸,認為不能保守但也不能太激進,要在適當的時候說適當的話。
法學家李步云愛聽歌,也愛唱歌,最喜歡的一首歌是《心太軟》。李步云開玩笑說,這首歌的歌名既是他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
85歲的他腿腳已不太方便,但他對講課和學術研討活動的邀約基本上有求必應,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前后的半個月里,李步云輾轉了四個城市參加學術活動。
改革開放之初,在“人治”和“法治”的十字路口上,李步云與人合寫了《論以法治國》,開了“以法治國第一腔”。
他和江平、郭道暉并稱為中國的“法治三老”,李步云認為三人有個共同點,就是敢說真話。李步云給自己定下過一項原則,“真話不一定多說,要看時間地點和效果,但絕不說假話。”
在治學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