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儀三:有更多我不知道的地方消失了

保護古城,不能僅僅靠人,要靠整個規章制度,靠整個社會認識的進步。

責任編輯:汪韜

阮儀三(謝子龍/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2月14日南方周末創刊35周年特刊·南周面孔系列)

“2017年,我救了四個地方,但有更多的我不知道的地方消失了。保護古城,不能僅僅靠人,要靠整個規章制度,靠整個社會認識的進步。”

2019年,阮儀三85歲,山西平遙的古城墻639歲。這座古城能將古代中國的城市格局完整保留到今天,卻得感謝這個“晚輩”。

1980年,平遙是這位同濟大學建筑學者考察的一站。他看到城墻被扒開一道數百米的口子,180棟明清建筑已經在推土機下“香消玉殞”,連忙找到了平遙縣政府,要求“刀下留城”。

平遙之后,他又陸續保下了蘇州、周莊、麗江等古城,直到今年如此高齡,已身為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的他,仍常常飛到一線去“搶救”古建筑。這樣的努力既有成,亦有敗。

“平遙我按下來了,但和平遙保存得差不多完好的太谷、新絳、祁縣、忻州等幾十個古城,它們的城墻在八十年代被陸陸續續拆除。”阮儀三說到這兒,有些痛心。

反對大拆大建、保護歷史遺產,早已成為共識,但發展與保護之間的矛盾依然輪番上演,令阮儀三憂心忡忡。而讓他欣慰的是,一些傳統精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夏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