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個人命運的巨變,也是學界命運的巨變

過去一年里,著名歷史學者葛兆光完成了兩件事:一是一門研究生課程《亞洲史研究的方法》備課和教學;二是兩部重要學術著作《中國思想史》(Brill出版社)、《何為中國》(哈佛大學出版社)英文版的出版。

責任編輯:楊嘉敏

葛兆光(謝子龍/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2月14日南方周末創刊35周年特刊·南周面孔系列)

在葛兆光眼中,因著與時代的特殊牽連,對國家和社會的關切,是他們這一代人共同的精神特質。今日,如何把這種發軔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理想主義和使命感傳遞給年青一代,是這位學者感到分外迫切而沉重的責任。

過去一年里,著名歷史學者葛兆光完成了兩件事:一是一門研究生課程《亞洲史研究的方法》備課和教學;二是兩部重要學術著作《中國思想史》(Brill出版社)、《何為中國》(哈佛大學出版社)英文版的出版。

作為一名經歷過“文革”“上山下鄉”的“老三屆”,改革開放四十年對于他來說,既是個人前途和命運的改變,也是身處學術界和思想界的一次巨大革新與變動——在學術范式、觀念、方法上“推陳出新”的同時,進入國際學術“預流”——在時代學術的主流中,參與對話、進行碰撞和競爭,更加清晰地認識東亞與中國,并在國際學術合唱中加入我們的“聲部”。

在葛兆光眼中,因著與時代的特殊牽連,對國家和社會的關切,是他們這一代人共同的精神特質。今日,如何把這種發軔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理想主義和使命感傳遞給年青一代,是這位學者感到分外迫切而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柴穎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