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用腳尖繼續支撐這世界

多多大概是“朦朧詩”(他并不承認自己是“朦朧詩人”)那一代詩人中最神秘的一個,不愛接受采訪,也很少參加形形色色的詩歌活動。他的形象與中國現代詩聯系在一起,并在高度和品質上令人心生敬意。

責任編輯:邢人儼

多多(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2月14日南方周末創刊35周年特刊·南周面孔系列)

多多大概是“朦朧詩”(他并不承認自己是“朦朧詩人”)那一代詩人中最神秘的一個,不愛接受采訪,也很少參加形形色色的詩歌活動。他的形象與中國現代詩聯系在一起,并在高度和品質上令人心生敬意。從1970年代初的《當人民從干酪上站起》《蜜周》,到1980年代的《鱷魚市場》《北方閑置的田野有一張犁讓我疼痛》,1990年代的《鎖住的方向》《鎖不住的方向》,再到2000年以后的《今夜我們播種》《癡呆山上》,多多一直持續著他“近乎瘋狂的對文化和語言的挑戰”。

“不哭,不買保險/不是祈禱出來的/不在這秩序里”,這是多多1994年的《從不作夢》中的幾行詩,是拒絕,也是他加在自己身上的強力。幾十年來,他抵御著生活的秩序,為了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是詩。多多身上那種獻祭式的絕對性,對很多詩人來說既是一種激勵,也是一種壓力。

從一群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溫翠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