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需藥,企業圖利,法該何往 ——協助跨國治丙肝,被訴售假藥罪
購買國外仿制藥、解決國內患者困境、被提起公訴……這些情節很容易聯想到電影《我不是藥神》。但兩家企業完整的商業模式、數千萬元的涉案金額,讓此案又與“藥神”大相徑庭。
假藥罪名是否該一刀切?銷售典型的假藥造成他人死亡或3人以上重傷的甲,與銷售沒有進口批文的價值50萬元藥品卻使3名以上患者痊愈的乙,都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宋華琳建議,或許可以借鑒國外經驗,在假藥、劣藥概念之外,對違反許可要求的藥品、違反標簽或說明書規定的藥品、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禁止的藥品等另做規定。
責任編輯:何海寧
企業圖利,但解決的是患者的燃眉之急。對此,法該何往?
(本文首發于2019年2月21日《南方周末》)
購買國外仿制藥、解決國內患者困境、被提起公訴……這些情節很容易聯想到電影《我不是藥神》。但兩家企業完整的商業模式、數千萬元的涉案金額,讓此案又與“藥神”大相徑庭。
假藥罪名是否該一刀切?銷售典型的假藥造成他人死亡或3人以上重傷的甲,與銷售沒有進口批文的價值50萬元藥品卻使3名以上患者痊愈的乙,都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宋華琳建議,或許可以借鑒國外經驗,在假藥、劣藥概念之外,對違反許可要求的藥品、違反標簽或說明書規定的藥品、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禁止的藥品等另做規定。
兩瓶橢圓形的藥片,在陜西省鎮安縣26名丙肝患者眼里,就是命。
3年前,這26名血液透析患者意外感染了丙肝病毒,有人在網上搜到一家“杭州醫享售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醫享售),意外得知老撾有丙肝仿制藥,效果遠勝于當時國內療法。一個療程3個月,每月兩瓶藥,藥費3000美元。
26名患者找到醫享售,后者安排預約上了老撾醫生遠程診療。在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共230余名丙肝患者通過這家企業,實地或遠程接受了老撾的診療服務。
然而麻煩來了。2018年3月,因涉嫌銷售假藥罪,醫享售法定代表人柯冉紅等人被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區分局刑事拘留。因處于哺乳期,強制措施變更為取保候審。
2019年1月16日,上城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氯郊t辯護人、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孫海陽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案件預計3月一審開庭。
購買國外仿制藥、解決國內患者燃眉之急、被提起公訴……相似的情節,讓人很容易聯想到電影《我不是藥神》。但醫享售完整的商業模式、761萬余元的涉案金額,讓這一案件與“藥神”又有著太多的區別。
購進療效明顯但未獲批的進口藥品而被判銷售假藥罪,這遠非第一起。人情和法理的兩難,也讓學界和法律界反思:將國外真藥定性為假藥并入刑,真的合適嗎?
丙肝仿制藥,中國商人老撾造
這一案件里,老撾的救命丙肝藥出自中國商人之手。
2013年,美國藥企吉利德用于治療慢性丙肝的原研藥索非布韋在美國獲批上市。次年,另一家美國藥企百時美施貴寶原研丙肝藥達卡他韋在日本率先獲批。無需再長期注射干擾素,只要口服這兩款直接抗病毒藥物,即可在12周內清除病毒,90%以上的患者可實現治愈。一夜之間,原本無藥可治愈的丙肝,幾乎降格成了普通小感冒。
作為不發達國家之一,老撾可以利用《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的過渡期,仿制專利藥品。在老撾經商多年的浙江人范文俊嗅到了商機。2013年,他和老撾宋馬家族共同投資成立了東盟制藥和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盟藥廠)。
資料顯示,東盟藥廠“專注于生產符合全球標準的廉價特效藥物,為中國及東盟各國患者提供用于丙肝、惡性腫瘤及慢性病的優質老撾藥”。
柯冉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范文俊在中國召集了一批醫藥、化工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