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想從里面賺錢,卻沒人愿意向外拿錢” ——債困中民投
造血業務缺乏,以及常年大額投資的慣性,讓中民投近年來實際步入以債養債的階段。
責任編輯:馮葉
2019年2月14日,無人機航拍的上海董家渡地塊。
(本文首發于2019年2月21日《南方周末》)
造血業務缺乏,以及常年大額投資的慣性,讓中民投近年來實際步入以債養債的階段。
由綠地接盤的董家渡地王,不僅是解決此次中民投流動性危機的關鍵,也是中民投的起點。
民生系在中民投內部的強勢地位,讓一些股東與公司管理層之間心生間隙。
2019年2月14日,綠地控股(600606.SH)發布公告稱,以121億元的價格收購中民外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中民外灘)50%的股權及標的公司全部債權。中民外灘是中國民生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民投)旗下公司,主要負責上海董家渡項目的開發。
四年前,當董文標領銜的中民投以248.5億元的價格拿下上海董家渡地王時,沒人能想到,這塊黃金土地的命運是無盡的等待和被迫出讓。
一位接近綠地的知情者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這次收購從2018年底就開始接觸,主要由上海市政府從中斡旋,金額與時間早已確定。故在綠地公告之前,中民外灘就已提前完成了工商資料變更。
這起收購揭示出,中民投這家中國最大的民營投資機構,正遭遇創立以來最大的危機。
2014年,中民投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其由全國工商聯牽頭,仿照同由工商聯牽頭的民生銀行,一開始就集結了中國民營企業界的尖端力量。
發展至今,中民投總資產規模已逾三千億,它是如何走到懸崖邊的?
以債養債
2019年1月23日,中民投名下“17中民G1”盤中大跌28%,引發市場關注,公司隨后解釋為散戶砸盤??傻搅嗽碌?,中民投一筆30億元的私募債也展期了,中民投流動性緊張昭然若揭。至2月12日,由于旗下債券異動,中民投向上交所申請暫停了其中三只債券的競價交易。
眼下,中民投的債務危機雖因綠地接盤董家渡而暫時化解,但據南方周末記者統計,2019年中民投仍將有超過208億債券到期。為了撫慰公眾情緒,中民投總裁呂本獻曾在與綠地交易完成當天公開強調,“中民投的凈資產規模達800億元,完全能覆蓋債務和利息。我們有信心能解決當前的流動性困難”。
過去四年來,中民投的發展速度非常迅猛。其披露的債券募集說明書顯示,中民投2015年—2017年的總資產分別為1470.17億元、2724.70億元、3061.13億元,營業收入分別為46.64億元、195.15億元、286億元。
但過快的跑馬圈地也讓公司債務大幅增長。按照上海清算所披露的中民投2018年三季度財報,截至2018年9月30日,公司總資產31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