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急救手冊 我想成為幸存者

日本人的桌子下都有一個地震救急包,其中的裝備包括哨子、雨衣、密封易開啟的飲用水,還有一些可以較長時間保質的食品。這還真給我提了個醒,得給家里來個全面的“生存環境整改”!

在不可抗的災害面前,為增加自己的生存機會,既要提早預防、更要沉著應對。老公去年出差日本,發現日本人的桌子下都有一個地震救急包,其中的裝備包括哨子、雨衣、密封易開啟的飲用水,還有一些可以較長時間保質的食品。這還真給我提了個醒,得給家里來個全面的“生存環境整改”!



預防災難

家庭“生存環境整改”的第一步,就是將家中具有危險可能的死角清除掉。像平板電視、貼墻而立的書柜,這些看起來很威武的家具都第一時間和墻固定在一起,別回來沒被災害搞垮,倒是被家里的東西砸傷了。具有傷害性的隱性死角其實更需要注意,比如玻璃或者鏡子,這類容易形成尖銳刺傷的物品,可以選擇兩個解決方案:換成鋼化玻璃或者在玻璃的表面貼一層具有粘性的薄膜,這樣玻璃在破碎的時候便不會四濺。一些具有腐蝕性傷害性的液體或物品應該集中收納好。當然啦,家里也不能時時弄得和戰備一樣,最重要是將危險性降低,在可能的情況下改善生存狀況。

逃生演習

整理完危險死角還只是第一步,了解自己的居住環境,災難時候應該怎么躲避是提高災難生存幾率的重要環節。有空的時候,我跑去了物業管理中心,好好研究了一下建設圖紙,還讓工作人員給我簡單講解了一下承重墻的問題。小學的課本里告訴我們地震來臨時,最安全的地方是廁所,因為那里有很多水管,結構相對是最結實的,發掘多幾個安全的避難點,很重要。我家的餐桌是擺在承重墻旁邊的,當時老公說花俏的沒用,實在的才能過日子,結實的仿紅木餐桌,下面空間寬大的夠躲倆小偷了?,F在看起來,實在的東西還是有用很多,桌子下面的空間應該也是可以提高災難生存幾率的。選好了躲藏的地方,有空還得演習一下,上次想試一試在1秒鐘之內躲進去,結果下面都是鞋盒子紙箱子的,3秒鐘都過了還沒躲好。趕快把堆積的東西清理干凈,再演習一次,這下不到1秒就躲好了。聽說日本還有別的一些災難多的國家,經常搞這種演習,以前公司的大樓搞防火演習,辦公室的同事們怨聲載道,說是沒事兒找事兒,通過自己體驗這種“失敗的演習”才知道,演習對于真正的防患是多么重要的一環,查出不合理的預防措施,規劃更好的防災環境,就是演習的重要意義。

生存急救

“萬一被困了怎么辦?”在短時間毀滅性的災難里,常常需要獨立生存一段時間才能通過自救或他人協助重新回復到正常生存狀態。日本人常備的急救包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解決被困時期的基本生存需求。

在生存急救包里,應該至少包括以下物品:個人基本信息卡(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血型、基本病例及藥物過敏史)、哨子、攜帶用凈水器、附帶電池的手電筒、附帶電池的無線電收音裝置、礦泉水3瓶、薄韌的雨衣、棉織布手套、多功能工具、食物、火柴或打火機。如果被困,保證身體對水的需求是最基本的,人沒有食物可以撐很久,但沒有水是不行的。

其實除了急救包,家里還應該準備小型的滅火器,放在客廳隱蔽的角落,并接受專業的干粉滅火器和泡沫滅火器的訓練。滅火器是應對火災或者災后起火的狀況的,平時檢查檢查氣壓就好了。

災后重建

如果真的遇到了災難,除了罵老天爺不長眼之外,更應該冷靜的保全自己,然后救助他人。為財產和人身購買合適的保險是必須且有利而無害的,在保險業不斷推進的現在,房屋地震險也很有可能出臺了,過于焦慮的人們可以關注一下。除了通過外部機構做保障之外,對家庭信息的管理也是很重要的,完全可以考慮將重要證件放在顏色鮮艷堅固防水干燥的盒子里保存,雖然逃生時不一定能第一時間拿到,但是完整集中的保存可以提高安全性。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