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池溝教堂 “熊貓熱”發源地
在終年云霧繚繞的夾金山中,一種“最不可思議”的動物,在一座偏僻神秘的教堂里,被一個不遠萬里來到這里的洋人發現。
這種動物注定了人見人愛,這個教堂注定了要聲名遠播,這位洋人注定了要名揚天下。大熊貓、鄧池溝天主教堂、阿爾芒·戴維,共同構成了世界熊貓文化的策源地,從而使全世界的“熊貓熱”一直高燒不退……
責任編輯:楊嘉敏
在終年云霧繚繞的夾金山中,一種“最不可思議”的動物,在一座偏僻神秘的教堂里,被一個不遠萬里來到這里的洋人發現。
這種動物注定了人見人愛,這個教堂注定了要聲名遠播,這位洋人注定了要名揚天下。大熊貓、鄧池溝天主教堂、阿爾芒·戴維,共同構成了世界熊貓文化的策源地,從而使全世界的“熊貓熱”一直高燒不退……
夾金山中的鄧池溝天主教堂。
戴維神父川西之旅
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時節,我驅車出寶興縣城,車輪下的這條山道,是當年連接川康藏的古道,它正好從鄧池溝教堂經過,小金、康定等地的客商翻越夾金山后,經過這里到達成都。
公元1771年,10萬清軍經過這條古道,翻越夾金山,展開了持續6年的平定大小金川叛亂的“辛卯之役”。1869年的早春二月,這里春寒料峭、積雪未消,阿爾芒·戴維也徒步行走在這條古道上。他是受法國遠東教會的派遣,到鄧池溝天主教堂擔任第4任神父。
早在1802年,法國遠東教會的周耶神父就開始在鄧池溝傳教,1829年周耶病逝并葬在這里,這里便成為川西天主教的大本營。1839年,這座占地面積1717平方米的教堂落成。當阿爾芒·戴維于1900年在法國逝世后,為紀念這位為世界生物學作出卓越貢獻的神父,法國遠東教會于1902年對鄧池溝教堂進行擴建,并更名為“報領堂”,意思為報答阿爾芒·戴維。
那年,阿爾芒·戴維到鄧池溝天主教堂赴任,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