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劍橋,再讀康橋 ——紀念《再別康橋》發表90周年

謹以此文紀念《再別康橋》發表九十周年。

責任編輯:朱又可

2018年12月12日,我與英國漢學家艾超世(Dr. Charles Aylmer)先生約好上午十點在劍橋大學見面。清晨街面上步履匆匆的行人,手中大多端著冒著熱氣和香味的咖啡與面包,從各個方向往圣潘克拉斯車站走去。坐火車從圣潘克拉斯站到劍橋站,一小時內即可抵達。在接近零度的氣溫下,步行抵達劍橋大學圖書館時我還是汗流浹背。

劍橋站(資料圖/圖)

卡特里娜女士(Dr. Katrina Dean)和艾超世先生了解我的工作內容和研究方向,準備了弗吉尼亞·伍爾芙《到燈塔去》(To the Lighthouse)手稿和其它英國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與詩人的手稿,布置了一場精致的小型展覽。轉眼已是正午時分。艾超世先生建議我去看看不遠處的徐志摩先生詩碑,“我知道中國人來大多都想去瞻仰。”但是我沒有著意去拜謁詩碑,也沒有特地尋訪康河(今譯劍河),因為來劍橋前沒有備好旅行觀光的心情。

世事往往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緣分。在一條靜河之畔小憩時,手機定位忽然顯示出River Cam的名字,原來此時此地,我見著的就是康河,徐志摩先生代表作《再別康橋》中描寫的主角??岛雍荛L,流經劍橋的一段聞名于世,記得徐志摩先生認為其精華在于The Backs(劍橋后園),尤其是“克萊亞與王家學院的毗連處”。環顧四周,我所處的這一隅卻顯得那么平凡,它雖距離赫赫有名的“數學橋”(Mathematical Bridge)不遠,但幽靜而天然,似鮮有訪客。兩岸生長的茂盛野草顯然未經修剪;寒風拂過水面時微微帶起波浪,卻看不見河底的水草。波光里依稀映出的是對岸古老建筑的倒影。

這個季節,雖未到徐志摩眼中適宜“鑒賞的時辰”——春天,但也并沒逢到他筆下英國冬季“連綿的霧盲天”??岛硬幻绬??美。但此地此景,相信在英國就有許多可以媲美者。帶著疑惑我立在河邊輕輕地誦讀了一遍《再別康橋》。輕輕地,只這一遍,忽然使我領悟了詩中“輕輕”的寓意和詩中的康河之美。這一隅,這一刻,我觀察到自己正情不自禁放輕了腳步,壓低了聲音,為的是不驚擾這座知識的圣殿,不驚擾這些寧靜肅穆的磚瓦和兀自流淌的柔波。做學問——無論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一定是冷清而寂寞的。我也相信普魯斯特所說的“真正的作品不會誕生于明媚的陽光和閑談,它們應該是夜色和安靜的產物”。在《再別康橋》詩中,眾人皆謂“輕輕”是離愁,是不舍,是無奈,是依戀,在我看來,這“輕輕”似是對心中理想求學之地的崇敬,對真理的敬畏,對自身渺小的謙遜認知。

著名的康河(今譯劍河)的一段,臨近數學橋(資料圖/圖)

劍橋校園里的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