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 夫妻共債的前提
稿件刊登后,丁玲華的丈夫何川打來電話。他跟我詳說了自己欠債的因果,并希望我不要用于報道,為他保密。他說,他會繼續保有希望,在糟糕境地中找出一條出路,努力將借款還清。
責任編輯:吳筱羽
稿件刊登后,丁玲華的丈夫何川打來電話。他跟我詳說了自己欠債的因果,并希望我不要用于報道,為他保密。他說,他會繼續保有希望,在糟糕境地中找出一條出路,努力將借款還清。
報道詳見南方周末2019年2月21日《女教授“背”夫債》
這是一段被采納為證據的催款錄音記錄:
“何總,你的意思是,這個農場委托你的律師,劉某某的家屬拿去賣,賣出有多的錢給回你。”
“我也不指望這些東西了,反正是這樣,我是欠劉某某的錢,叫我現在拿錢,我也沒辦法,只有農場的資產(可以)拿去。我也沒任何辦法了,我被銀行,去年一年抽了陸佰萬元(貸),抽了后,我就動不了了。我從借劉某某的錢開始,一直在不停地打滾,我也沒辦法。”
對話發生在2015年,江西贛州商人何川的案件已然爆發。他向原告委托代理人承認借錢,但表示除了以農場抵債外,沒有其他還錢方式。不到五百字的催款錄音記錄中,他說了四句“我也沒辦法”。
這是我最早對這個男人的認識。他生意失敗,背上652萬元巨債,沒有能力償還。最重要的是,他“牽連”了自己的妻子。
因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g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 校對:胡曉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