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y的故鄉: 在文學與咖啡中流浪
相得益彰,這個詞能夠解釋阿拉斯加上空升起的明月照耀躍出水面的鱈魚,東京塔上空綻放煙花點亮的通明燈火,馬孔多漫長雨季里布迪亞恩家族的百年孤獨,以及的里雅斯特和Illy。
責任編輯:楊嘉敏
相得益彰,這個詞能夠解釋阿拉斯加上空升起的明月照耀躍出水面的鱈魚,東京塔上空綻放煙花點亮的通明燈火,馬孔多漫長雨季里布迪亞恩家族的百年孤獨,以及的里雅斯特和Illy。今天,我們很難去界定是的里雅斯特成就了Illy,還是Illy提攜了的里雅斯特,不如認為它們相得益彰來得干脆。
的里雅斯特港灣的帆船賽。
美籍俄裔作家弗拉基米爾·那博科夫曾在其著作《洛麗塔》中這樣描述Lolita的發音,Lo一li一ta:舌尖向上,分三步,從上顎往下輕輕落在牙齒上:。Lo。li。ta。而用意大利語發出Illy時,也會產生這樣美妙的感受: 舌尖向下探到齒背是I,下一刻,輕輕往上抬,單單一個li結束在上齒背,干凈利落,恰似最有意大利精神的Espresso。兩個音節的Illy背后,也站著整個里亞斯特(Trieste)動蕩的歷史和一個個閃光的名字,在海與詩歌之間,用一種疏離的姿態偏安在亞平寧半島一隅。而靜好、厚重、歷史感、中世紀、優美,這些常見于意大利小鎮的形容詞,絕不是的里雅斯特的表情,用薩巴(Umberto Saba)的話說,它有一種“壞脾氣的優雅”。
布拉風吹出壞脾氣的優雅
總有一些城市,游離在主流游客的視線之外。一如法國北部的阿拉斯,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蘇格蘭亞伯丁,荷蘭的烏特勒支,它們都有一種特質,可以籠統用“美”來形容,但這種美又不是存在于旅行手冊中的美麗風光或是地標景點,而是需要深入到骨髓中去探尋,在每一道墻壁的劃痕里,在一塊不起眼的巖石上,在轉角的咖啡店中。的里雅思特就是這樣一個絕不讓人輕易遺忘的地方,在意大利每一個城市,從維多利亞風格的歷史餐廳,到街角養貓的咖啡館,充滿陽光的家庭廚房間,火車站匆匆人流中的自動販賣機,隨處可見紅色Illy紅色的標志,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你,在意大利東北海岸,還有一個叫的里雅斯特的海港小城。
如果說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