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認識高拱

明朝中后期,正值世界歷史的轉折點,在大航海和文藝復興的兩輪驅動下,西歐闊步跨入近代門檻。此時的中國社會,也出現了極大的變化,有些明史學者提出,此一時期當為中國近代史開端的觀點。

責任編輯:劉小磊

《大明首相》,郭寶平著,中國文聯出版社,2018(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3月7日《南方周末》)

明朝中后期,正值世界歷史的轉折點,在大航海和文藝復興的兩輪驅動下,西歐闊步跨入近代門檻。此時的中國社會,也出現了極大的變化,有些明史學者提出,此一時期當為中國近代史開端的觀點。

那么,明朝當時的執政者,有沒有意識到時代潮流?他們的執政理念、施政舉措,又是否順應了這一時代潮流呢?

明朝,除了開國皇帝朱元璋與奪位皇帝朱棣,就沒有雄才大略之君了;且都非常保守,視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人間天堂,制定和執行的是一條內斂、收縮的基本路線。朱元璋頒布禁海令,遂被后世子孫尊為祖制、國策。指望皇帝主動突破禁海祖制幾無可能。又由于朱元璋廢丞相,明朝統攬全局的大有為之臣可謂罕見。只是到了嘉靖中期,明世宗隱身幕后修道二十余年,繼任的隆慶皇帝則悉心委政內閣,他的兒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