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工藝振興,重在后繼有人

在非遺的傳承中,大家常常提到“活態傳承”,對于一些有市場潛力且傳習難度小的非遺文化可以進行產業化的探索

責任編輯:陳斌

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通藍印花布技藝”傳承人吳元新展示刮漿技藝。(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3月7日《南方周末》)

在非遺的傳承中,大家常常提到“活態傳承”,對于一些有市場潛力且傳習難度小的非遺文化可以進行產業化的探索

文化和旅游部于2018年出臺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在2019年3月1日起正式開始施行。該辦法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旨在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區域性整體保護。辦法規定了多項具體的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包括非遺記錄工程、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等等。

非物質文化是國家和民族薪火相傳的寶貴財富。它流傳至今,凝聚著不同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