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醫生、記者”,到美國當滑雪教練
查閱滑雪教練云集的網站和論壇,發現有人曾收到過超1000美元的小費,有玩高興了也掌握了本領的貴客,還贈予過豪華手表甚至一輛汽車!
責任編輯:楊嘉敏
美國猶他州帕克城雪場,這里有好幾位華人滑雪教練。
查閱滑雪教練云集的網站和論壇,發現有人曾收到過超1000美元的小費,有玩高興了也掌握了本領的貴客,還贈予過豪華手表甚至一輛汽車!
當然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是極其稀有的,絕大多數時候,教練們依然只是收入偏低的服務從業者。
懂神經內科的滑雪教練
美國猶他州帕克城雪場(Park City Mountain)的絕大部分藍道,對我這個10年雪齡的老手當然簡單。然而初上這個北美最大雪場時,在此工作的李教練把我先帶上最初級的綠道,看看水平如何。“想象左右兩邊的小腿與雪靴間,都各夾著一張百元美鈔,而你決不想弄丟它們”。等我輕松地滑到平緩坡道的底部后,李教練宣布壞消息,“你的兩百美元已經沒了。”
也就是說,自以為技巧熟練的我,小腿動作壓根不到位,甚至于連雪靴都沒穿緊。“這也是你說極不適應非機壓雪道的原因,靴穿這么松,換成我也滑不了那些雪包”,李教練進一步指出問題所在。接著的這一整個上午,他帶漸漸更正了動作要領的我,從綠道漸漸過渡到進階的藍道和陡峭的黑道,從帕克城這邊坐吊車越過山谷,去到另一頭更大的峽谷雪區。與我在境外滑雪時經常跟隨的山地向導不同,除了掠過那些千萬美元起步的豪宅時感慨一兩句外,李教練的任務和能力所在就純是教學。他頻繁而清晰地描述著與身體機能相關的運動原理,我不免好奇,為什么能懂這么多?
“我學醫出身,首都醫科大學畢業,當時的第一外語是日語。后來在東單那兒的北京醫院干了好些年,神經內科”,出生自吉林,而今不到50歲的李教練介紹著自己的人生簡歷。
這讓我有些吃驚,在我接觸的國內滑雪教練中,無論東北還是崇禮,大多是受教育程度不太高的本地人,這也不奇怪,生在山里長在山里,教育資源和進階機會確實有限。他們的人生經歷要么作為體育特招生去過省會或北京讀大學,要么隨當地冬季度假村建設而成為雪場打工的教練。
因為實在喜歡滑雪,加上別的契機,李教練離開了國內的醫療工作,來到美國,拿到綠卡。也從擁抱大海的夏威夷,搬到白雪皚皚的猶他州。一二月旺季時單日10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溫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