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發布了一份“成績單”
2019年3月7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凈網2018”專項行動取得的成效,還回應了社會普遍關注的網絡安全熱點問題。
責任編輯:孫毛寧
去年2月開始,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了為期10個月的“凈網2018”專項行動。2019年3月7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凈網2018”專項行動取得的成效,還回應了社會普遍關注的網絡安全熱點問題。
偵破各類網絡犯罪案件5.7萬余起
“凈網2018”成效怎么樣?發布會上,公安部新聞發言人郭林用了“顯著”兩個字。“顯著”首先體現在幾個數字上:偵破網絡犯罪案件5751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83668名;另外,行政處罰互聯網企業及聯網單位34000多家次,清理違法犯罪信息429萬多條。
發布會回應網絡安全熱點問題
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還回應了大家關心的一些網絡安全熱點問題。比如大家深惡痛絕的公民個人信息被竊取買賣、酒店房間被偷裝攝像頭、黃牛利用12306賬號囤票倒票,還有“網絡水軍”的違法犯罪、黑客攻擊等。
偵破販賣個人信息案件五千余起
針對當前公民個人信息被竊取、買賣的突出問題,網安部門強化偵查打擊,偵破暗網兜售浙江中小學生學籍信息案等案件5千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3萬余名。
偵破黑客攻擊竊取數據案兩千余起
針對黑客攻擊破壞活動猖獗、花樣不斷翻新的情況,網安部門加大攻堅力度,偵破上海華住集團被黑客攻擊竊取數據案等案件2千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千余名。
針對非法“網絡水軍” 堅持露頭就打
針對非法利用互聯網實施有償發帖、刪帖,甚至敲詐勒索的“網絡水軍”犯罪團伙,網安部門堅持露頭就打,偵破江蘇鹽城周以江網絡水軍案等重點專案5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00余名。
公安部網安局黨委書記 王瑛瑋:
針對違法有害信息突出的網站及高風險應用服務,組織開展安全監督檢查14.4萬家次,發現整改安全風險、管理問題等134.6萬處,依法查處互聯網企業3.4萬余家次。
十起典型案例 切實關系公眾利益
另外,發布會再次公布了10起 打擊整治網絡違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在凈網2018專項行動進行到6個月時,曾經公布過一批典型案例。這次的十大案例也相當具有典型性,涉及到侵犯公民個人隱私、黑客攻擊等多個方面。
這10起典型案例包括:
1、上海華住酒店集團信息被竊取案
2、遼寧鐵嶺黃某等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3、江蘇南通王某軍等人組織考試舞弊案
4、北京趙某等人網絡組織招嫖案
5、浙江嘉興“MAX”APP傳播淫穢物品案
6、江蘇徐州登辰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提供侵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案
7、江蘇常州陳某等人跨國開設網絡賭場案
8、四川達州馮某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9、山東濟寧趙某勇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10、福建莆田劉某煒“網絡水軍”團伙尋釁滋事案
被網友評為2018網絡安全大事之首
在過去的2018年,“凈網2018”專項行動位列網友評選的2018年網絡安全大事首位。這也說明,大家對網絡違法犯罪行為的關注之高、痛恨之深,同時也是對打擊行動成效的一種肯定。
如何安全使用網絡 公安部支招
雖然我們有好槍法、好獵手,網民自己也必須提高警惕,提防掉入陷阱。怎樣才能在紛繁復雜的網絡上更好地保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發布會上,公安部網絡安全的相關負責人給網民支了幾招。
首先,要注重保護個人敏感信息。比如個人的身份、證件號碼、戶籍、賬號密碼等信息盡量不在接入互聯網的電子設備上存儲;網上填寫也要慎重,要使用高強度密碼。
第二,關注信息系統安全。及時了解網絡安全知識,升級您的系統。
第三,“先核實再使用”,不在陌生電子設備登錄個人賬號;對陌生軟件、二維碼、手機APP和WiFi網絡,先核實其真實性后再使用。
第四,“不輕信、不亂轉”。對于互聯網上了解到的信息不要輕信,在權威單位確認之前不要轉發。
最后,受到侵害后,要敢于并能夠使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來源:央視新聞)
網絡編輯:溫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