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書看德國女性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
德國的出生率全球倒數。雖然為了鼓勵女性生育,德國政府設置了產婦津貼、育兒假、父母金、兒童金等各種福利,但這些政策對提高出生率似乎并沒有什么幫助。德國女性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呢?筆者下面介紹的這三本書,展示了德國女性對生孩子這件事的三種不同的角度。
責任編輯:劉小磊
德國的出生率全球倒數。雖然為了鼓勵女性生育,德國政府設置了產婦津貼、育兒假、父母金、兒童金等各種福利,但這些政策對提高出生率似乎并沒有什么幫助。德國女性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呢?筆者下面介紹的這三本書,展示了德國女性對生孩子這件事的三種不同的角度。
《幸福母親是個謊言》
寧愿當爹而不是當媽
2015年,以色列社會學家奧爾娜?多娜絲(Orna Donath)做了一項主題是“你是否后悔成為人母?”的研究。問題發出去以后,有23位以色利母親給了明確的答案:后悔!她們的年齡在26到73歲之間,有些人已經成為祖母。與這23位母親的采訪記錄不僅在以色列,也在瑞典、芬蘭、奧地利和德國掀起了討論熱潮。因為到目前為止,“身為人母”和“后悔”這種情感很少會被聯系在一起。人們更多地認為,身為女人,如果此生不為人母才會后悔。而多娜絲對這個固有思維進行了反向思考,由此打破了禁忌。
在以色列,多娜絲發起的話題被熱議了一周??稍诘聡?,關于這個問題的公共討論長達數月。德國人莎拉·費舍爾(Sarah Fischer)就是這項研究的關注者,當時也是一個三歲孩子的媽媽。通過這項研究,費舍爾第一次意識到,“天啊,原來世界上不只我一個人后悔當媽”。于是,她由自身經歷出發,寫了一本名為《幸福母親是個謊言》(Die Mutterglück-Lüge)的熱賣書,成了德國各大媒體的寵兒。多娜絲在她的研究里更多地從個人情感的角度探討了成為母親后的懊悔,比如當媽后的生活和自己的想象不符、不間斷的焦慮或失去了自我。而費舍爾在她的書中將這個話題引入到德國的社會現實中,強調了正是因為職業發展和母親角色的沖突,以及德國社會對理想母親角色的期望,使她更希望自己成為一名父親,而后悔成為一名母親。
費舍爾1972年出生在德國南部,是一名蒙古題材的講演人和德國電視劇組在蒙古的選景導演。她在39歲時成為一名高齡產婦。在懷孕時她還堅信,工作和孩子可以兩不誤。作為講演人,她需要到全德各地旅行。在懷孕期間以及女兒一歲以前,她還堅持工作,但隨著女兒越來越大以及對母親關愛的需要,工作逐漸變得困難。隨著工作量的減少,費舍爾和丈夫奉行的AA制也越來越難堅持下去。再加上申請不到托兒所的位子,而能找到的日托保姆又限制在上午9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