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突暴露印軍軟肋,大筆軍購難解近渴
2019年2月27日,巴基斯坦政府宣布擊落一架印度空軍戰機,隨即將俘獲的飛行員交還印度。當前,印巴實際控制線兩側已恢復相對平靜,但沖突雙方都摩拳擦掌暗自發展軍力,尤其是印度朝野決意“加快軍事現代化步伐”。
責任編輯:于冬
2019年2月27日,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夏季首府斯利那加附近,人們聚集在戰機殘骸旁。
2019年2月27日,巴基斯坦政府宣布擊落一架印度空軍戰機,隨即將俘獲的飛行員交還印度。當前,印巴實際控制線兩側已恢復相對平靜,但沖突雙方都摩拳擦掌暗自發展軍力,尤其是印度朝野決意“加快軍事現代化步伐”。
彈藥只夠打十天,七成武器是“古董”
根據印度政府部門的預測,若當前爆發高烈度軍事沖突,印軍的彈藥儲備只夠10天,現役武器裝備中則有68%過度老舊,不乏蘇聯時代的武器裝備。
這意味著,近七成現役武器屬“古董”。當天,被巴方擊落的米格-21戰機研制于上世紀60年代,一度成為蘇聯空軍的主力制空戰斗機,但蘇聯解體后逐漸被俄羅斯空軍淘汰。
印度陸軍也被曝彈藥不足。按照印度國防要求,陸軍的彈藥儲備量必須滿足40天的戰爭消耗,但當前實際儲備只能滿足四分之一。其中,至少有125種彈藥被列為“緊缺型”,并存在對進口彈藥過度依賴的弊端。
“我們的軍隊缺乏現代化武器裝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