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彼得 除了戰斗,你別無選擇

“好像一個因為‘尋夢環游’而承受太多辛苦的靈魂,你如此喜歡這個世界,但你終將離開”

責任編輯:楊靜茹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第5期)

“好像一個因為‘尋夢環游’而承受太多辛苦的靈魂,你如此喜歡這個世界,但你終將離開”

陳彼得 圖 / 壹棵松

聚光燈

成都N-TALK演講會現場,75歲的陳彼得右手捧著籃球,腳上踩著迪斯科舞步,一搖一擺地走上臺。

“一,二,三,四,五……你們跟我一起數??!”他手里掂著籃球向臺下的觀眾吆喝。觀眾似懂非懂,笑呵呵跟他一起數著——對照眼前這個扔籃球的“怪老頭”,人們回憶起他年輕時唱《遲到》《阿里巴巴》的樣子,又想起他2018年初在《經典詠流傳》上的那首搖滾版《青玉案·元夕》——這次,人們好奇地架接著“音樂教父陳彼得”與“籃球”之間的關聯,期待他給出新的、令人驚喜的答案。

“我很抱歉,像我這樣一個老大爺帶著球到處亂走,”陳彼得頓了頓,“這是醫生交代我的,我上個月才出院。他說,每天帶個球運動,這樣我的血液循環才會好。所以,為了見你們一面,我帶這個球玩了一個月。”他掏出口袋里的講稿,顫巍巍坐在一把折疊椅上,戴上老花鏡,開始找“演講”的開頭。

“今天我帶了一份稿——你看看,字這么大,還要戴個眼鏡,以后可能就要用望遠鏡了。”他把稿子翻給觀眾看,臺下笑聲落了一地。

2019年1月12日,成都N-TALK現場,75歲的陳彼得手捧籃球演講 圖 / 紅星新聞 陶軻

1947年,陳彼得隨父母從成都遷往臺灣,此后每每踏上故土,他都百感交集。

“1988年開放探親,我很高興,迫不及待地回來了……”談起當年成都的觀眾蜂擁來看他的演唱會,陳彼得情緒激動。“小時候閩南語講‘又哭又笑,惶恐拉尿’,不知道你們會不會這樣講?”

他用摻著四川話的臺灣口音跟觀眾聊天,觀眾被他逗得又哭又笑。他哽咽著唱起新歌《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歌詞重復好幾遍,陳彼得眼淚掉了又掉。“成都我愛你,祖國母親我愛你!”聚光燈下,他把緊緊握著的左拳高舉至頭頂。

插畫 / RON

天性與天命

倚在酒店客房的長沙發上,頭頂射燈直挺挺地照在陳彼得臉上。燈光勾出他臉上的皺紋,頭發和胡子上的銀絲被襯得锃亮。他用手抵著額頭,雙眼微閉,兩頰凹陷,與聳立的鼻梁構成立體的光影區間,整張臉讓人想起一片皺縮的老樹皮。——這是演講的第二天,與前一天聚光燈下的他大相徑庭,他把在舞臺上穿的白色T恤、藍色小西裝和淺色牛仔褲換下,套上一件單薄的棕色毛衫和一條迪卡儂灰色運動褲。

“我昨天講的應該不錯吧?”“他們肯定覺得這老頭是個神經病”“我知道他們喜歡我,我從他們的表情看得出來”……陳彼得喃喃自語,帶著自足的神情,但很明顯,疲憊已經洞穿其身,他把力氣都使在了舞臺上,此刻的聲音小到幾乎聽不見,采訪中不斷用交替抬腿的動作驅趕困意。

“這是醫生告訴我的,用來促進血液循環,”陳彼得指著他的腿。

“醫生”“健康”“血液循環”……年輕時的陳彼得從沒想過,在自己75歲的時候這些東西會成為他人生的關鍵詞。他熱愛運動,飲食也遵從自然法則,一直以為自己很健康,直到去年11月。當時為了錄制《經典詠流傳》和央視春晚歌曲,他連續熬夜一個禮拜,11月9日早晨,他發現自己“動作和講話有點不一樣,”“說話含糊,歌也唱不出來。”夫人巴度趕緊把他送進急診。

“血壓高達170、180 mmHg。”陳彼得大受打擊,他一向喜歡挑戰,“從一個頂峰跨越至另一個頂峰”是他的天性,而當天性遇到天命,身體發出警告,他才意識到:人是有極限的,他是個過分接近極限的老人。

于是他在醫院里安安分分躺了三天,也只三天。第四天,他就躺不住了,他跟巴度說自己“想要逃走”:“我情愿死在家里,死在舞臺上,也不要死在醫院里。”

北京的冬天,室外零下六七攝氏度。陳彼得開始在常營森林公園的馬拉松步道上競走。他怕冷,裹著羽絨服、圍巾和棉帽,依然凍得哇哇直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