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嘉庚到黃其森,閩商公益精神的一脈相承

“愛拼敢贏” 是閩商典型的外在標簽,“樂善“則是其低調的性格寫照,從福建走出來的企業家,頻頻在公益慈善領域釋放巨大能量。

在2018福布斯中國慈善榜上,共有14位閩商上榜,捐贈總金額達到19億5697萬元,占榜單總捐贈額的11.3%。同樣在2017胡潤慈善榜上,有18位閩商上榜,上榜數量位列全國第一。

閩商雖然奔走各地,但戀祖愛鄉的心結始終像風箏線一樣牽扯著他們,取得成就后回饋桑梓成了他們普遍的做法。從陳嘉庚到黃其森,閩商們以赤子之心在慈善領域樹立起一座座精神豐碑,引領著中國企業家精神。

善因善果

追溯閩商的公益足跡,首先提起的,便是被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的陳嘉庚。他出生于廈門集美,17歲漂洋過海出外經商,富甲南洋。在經商取得巨大成功之后,陳嘉庚積極投身民族復興事業,終其一生都在為辛亥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新中國建設事業奮斗。

陳嘉庚不僅是偉大的愛國者、著名的實業家,而且也是一位畢生熱誠為國興學育才的教育家。事業達致頂峰時,不過擁資一、二千萬元左右,但為國家和民族興學育才始終如一地慷慨輸捐,而自己一生卻過著儉樸的生活。

“民智不開,民心不齊,啟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國,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萬代的事業,是提高國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時候都需要。”陳嘉庚先后創辦了集美學校、廈門大學、新加坡華僑學校,在愛國興學方面用錢氣魄之大、目光之遠、舉世罕見。

如今,陳嘉庚精神已深耕于八閩大地上,生生不息。一代代閩籍企業家投身于公益慈善,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2018年4月25日,“2018中國慈善家榜”于北京水立方揭曉,172位慈善家榜上有名。黃其森憑借在2017年6.67億元的捐贈總額,榮膺“2018中國慈善家榜”第二名。

五個月后,泰禾集團又憑借在慈善領域的突出貢獻,被民政部授予第十屆“中華慈善獎”獎項。這一獎項意義非凡,它是中國慈善領域最高政府獎,也是中國慈善領域最權威、最有影響力、參與力度最高的獎項。

黃其森和他所帶領下的泰禾集團屢屢獲得慈善界的最高殊榮,是社會對其多年踐行公益成果的極大肯定。立業至今,黃其森及泰禾集團在扶貧助困、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方面,累計參與社會慈善捐款近14.7億元。

“泰禾也好,我個人也好,能夠有今天的發展,還是要感恩這個時代,感恩這個社會。當我有能力了以后,多做一些慈善,多做一些公益,這也是應該的。這些財富取之于社會,我想用之于社會。”在公開場合,黃其森直抒對時代、社會的感激之情,真情流露間,閃爍著閩商對社會發展貢獻力量的拳拳之心和錚錚之志。

捐資興教

“立業興邦,教育為本”,教育領域是公益的重中之重,閩籍企業家對此都十分重視。從陳嘉庚到黃其森,不同的時空,卻有著相似的軌跡。

“我是從福建走出來的企業家,我們的前輩像陳嘉庚先生捐資辦學,捐建了廈門大學、集美大學,他就是我們很好的學習榜樣。作為福建走出來的企業家,應該繼承這種傳統。”黃其森談及陳嘉庚對他的影響。

黃其森就讀于福州大學土木工程系工民建專業,是中國地產界少有的科班出身的企業家。

2018年10月27日,其母校福州大學迎來60周年校慶,泰禾集團向福州大學捐贈3億元,其中2億用于捐建福州大學旗山校區音樂廳,1億用于設立福州大學泰禾基金。

“在八零年代,高考、學習是唯一的出路,是學習改變了我的命運,是教育改變了我的一生。”對國家的感恩、對知識的信仰是黃其森所有善舉的原點。

福州大學的捐贈,只是泰禾心系教育的一個縮影。20多年來,黃其森通過設立獎學獎教、助學助教金等方式,不遺余力捐資興教育才事例不勝枚舉。

早在2001年,剛創立不久的泰禾集團就向福州三中捐資3500萬元,興建辦公樓。2016年,先后捐資3000萬支持福州倉山區教育發展;2017年,出資3億元,向福州一中捐建福建省內首個現代書院。2019年1月,向華南師范大學捐資5000萬元,支持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事業發展。

不難看出,包括教育、文化等在內的關乎國計民生的領域,是黃其森踐行公益的聚焦點。

泰禾范本

經過數十年時間的發展,中國的公益慈善事業從內涵和外延不斷擴展。相較于陳嘉庚所在的時空背景,如今黃其森將慈善公益目光投放到健康醫療更寬廣的領域,這也是他為國人辦優質醫療、推動醫改的“家國情懷”。

2017年8月3日,泰禾宣布向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捐贈1億元,用于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救助、移植管理分配系統開發以及移植醫學研究工作。此次1億元的捐贈也創下了中國器官移植最大單筆公益捐款紀錄。

不僅對移植醫學格外注重,此后黃其森還表示,“泰禾準備每年投入100億,連續5年,加上運營成本,要投入800-1000億到醫療領域。”

“慢”是一種態度,泰禾做醫療會很慢,黃其森做好了十年不盈利的準備。另外,推動醫學事業發展,道阻且長,泰禾也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其中,最需要解決的就是人才培養,這也是國家醫療、世界醫療的痛點和難題。

眼光長遠的黃其森把醫療與教育相結合,將公益行為轉化為長期持續的工程,從福建擴展至全國。通過創建基金會、持續培養人才等方式,把公益做成系統工程,這已成為當代企業做公益慈善的“泰禾范本”。

一方面,泰禾出資興建醫院大樓,設立私營醫院,對各地的醫療項目進行資助,對醫護人員進行培訓;另一方面,泰禾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合作也日益深入,分別成立清華泰禾醫院管理基金和同濟大學泰禾醫學發展基金。

同時,泰禾還將對醫療和教育的關注,融入到集團的多元化發展中。泰禾醫療形成了三級醫聯體架構,泰禾健康管理中心更是在全國范圍內加速落地。

黃其森做公益不只是“力所能及”的程度,而是始終抱有“不遺余力”的態度。未來,泰禾將投入更多精力在教育和醫療領域,這既符合十九大提出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符合泰禾打造美好生活的戰略布局。

正如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馮俊所言:“企業家不僅僅要賺錢,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一定是要履行社會責任,讓更多的老百姓來享受美好生活,這才是企業家的責任。”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