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民企探索扶貧“多元化”路徑

2018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386萬,易地扶貧搬遷280萬人;今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加強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統籌銜接,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農民生活達到全面小康水平……2019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減貧關鍵詞,讓脫貧攻堅再一次成為大代表委員們聚焦的話題。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指出,要激勵引導民營企業積極開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公益扶貧等。實際上,在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期,不少民營企業正發揮自身優勢、主動履行社會責任,積極探索多元化扶貧模式和參與途徑,這里面不少讓人感慨的扶貧故事。

先來一場思想攻堅戰

圍繞深度貧困地區如何脫貧的問題,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供銷合作總社巡視員李云才認為,要充分激發農民作為鄉村振興主體的內在動力,扶貧、鄉村振興與扶志扶智扶能相結合。扶貧最終解決的是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引導培育激活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是關鍵。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強調發揮農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民營企業碧桂園集團在全國9省區14縣結對幫扶扶貧過程中,重點突出支部共建,努力“抓住少數人、影響多數人”,以“改變思想”為抓手,點化貧困群眾的主動脫貧意識。

2018年5月20,碧桂園舉行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啟動會

不少一線扶貧干部反映,“村民質疑不理解”、“貧困戶等靠要思想嚴重”等問題是開展扶貧工作的主要阻力。什么人才能更有效地影響這些貧困戶?扶貧干部們想來想去,“老村長”或許管用,他們是當地人,很多黨員干部有一定威望,入戶溝通沒問題,還對扶貧政策有一定了解。

“每天到貧困戶家里聊60分鐘。”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張莊村,扶貧“老村長”周敬坤開展扶貧工作靠的是一張“嘴皮子”。“他們不聽勸,那我就勸到他們聽為止。我必須得告訴他們光靠政府是不行的,有手有腳,為啥不能干活?”

經過周敬坤一通說服引導,原本就像一邊看著等著的王貴中也不再窩在家里了,他開始到碧桂園一處苗木基地上班,每月能有兩三千元收入,日子一下敞亮起來。到目前為止,“老村長”周敬坤已經發動20多個貧困戶參加各類產業項目。

扶貧要在思想上拔掉窮根,“老村長”往往能起到“撥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作用。

在扶貧工作初期,廣東英德連樟村許多村民對碧桂園扶貧工作存在質疑,堅決不讓動自家土地,村里環境整治工作一度陷入停滯。眼看扶貧受阻,連樟村的“老村長”、老黨員陸志堅一聲招呼,帶頭無償拆除了自家10多間雜物房、豬圈、雞舍。這一下,原來作壁上觀的村民也不再觀望,紛紛參與進新農村的建設工作中。

來自甘肅的全國人大代表馬天龍認為,黨建引領,就是要讓基層黨組織成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主心骨”,讓黨員干部成為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領頭羊”。

產業振興注入農村發展新動能

中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張曉山分析,“促進農村的貧困地區的產業振興,要著力解決產銷脫節、風險保障不足這些問題,提高貧困人口的參與度和直接受益水平。”在這方面,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有著明顯的優勢。

在陜西省安康市寧陜縣,從事了5年餐飲行業的周世紅辭職返鄉,一頭扎進了秦嶺大山深處的嚴家坪村,學習養蜂技術,在碧桂園的幫助下創建了“瘋婆娘”合作社生產生態蜜,帶領當地群眾一起發展養蜂產業。

在深度貧困的甘肅東鄉,碧桂園幫扶東鄉族女碩士馬娟返鄉創業,帶動當地婦女發展油馃馃特色食品生產;幫助馬蕭蕭開辦刺繡手工作坊“土本土”并打開銷路,帶領東鄉巧手繡娘創業增收、脫貧致富。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核心就是要有一套可持續脫貧的機制,特別是產業機制。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要大力扶持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確保脫貧有實效、可持續、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碧桂園在英德向當地農民提供采茶技能培訓

造血式產業扶貧,具有產業帶動能力的創業人才必不可少。碧桂園已經聯系了超過100名返鄉扎根創業青年,針對該群體以資金投資、貸款擔保、創業培訓、品牌打造、銷售渠道對接等多種形式開展綜合性幫扶,努力做到重點幫扶1人,廣泛帶動一群。

一份工作帶動一家人脫貧

在深度貧困地區,因為水平文化低、缺乏技能,許多貧困群眾找不到工作,無法獲得更多收入來源。三農和社會問題專家陳里分析,一些農村地區不能因地制宜、因時而異地改變勞動者的知識結構,就不能為發展帶來根本性的變革,加強勞動者知識技能培訓很有必要。

來自廣東英德的李觀練,沒想到一次技能培訓已經徹底改變了生活面貌,還成為當地技能致富的榜樣。

在參加廣東騰越組織的建筑工人定向培訓班之前,李觀練只會打散工、種地,一家七口收入微薄。培訓結束后順利上崗,李觀練月薪可8000元左右,洗腳上田真正成為了一名產業工人。村里人一看有戲,今年年初已有97人登記培訓就業意向,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就有54人。

村民在碧桂園鋁模廠接受技能培訓

英德市浛洸鎮鎮南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張廷戰,也是因為參加了一次免費的技能培訓班,開始了創業。2017年12月,他聽說碧桂園在當地舉辦免費技能培訓,馬上報名參加了自己感興趣的電工培訓班。培訓結束拿到電工上崗證,先是在一家養殖場上班,去年又自己開了個修理店,家庭經濟困難緩解了不少。他希望以后會越來越好。

為了集中力量攻堅深度貧困地區,2018年中央有26個部門出臺了27項政策性文件。中央新增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20億元用于深度貧困。2018年,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6位全國政協副主席帶隊赴“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深入調研。

截至目前,碧桂園在全國14個貧困縣還有超過150人的專職扶貧隊伍長期駐扎在貧困村一線,帶動參與扶貧工作的人數超過1000人。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馬東平認為,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助力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硬仗、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舉措”,是一項惠民工程。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