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國兩會丨近五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企業社會責任密碼”
為了更為系統地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企業社會責任密碼”,我們對2015年至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進行分析,梳理其中的CSR指標,分析其對CSR的新要求。
責任編輯:錢昊平
2019年3月5日上午9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對企業踐行社會責任、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確了新的方向。
政府工作報告中很多信息都與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現代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簡稱CSR)的內涵非常豐富,涉及企業對政府、股東、消費者、員工、供應鏈、社區、環境等不同相關方的責任。我們該如何從企業社會責任的角度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為了更為系統地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企業社會責任密碼”,我們對2015年至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進行分析,梳理其中的CSR指標,分析其對CSR的新要求。
穩中有進,政府工作報告中的CSR指標
2015年至2019年這五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共11.8萬多字,從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個層面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通過整理分析報告中的CSR指標體系,以及不同CSR指標在近五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的頻次,我們發現五年來中國政府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要求“穩中有進”。
“穩”指大多數CSR指標的出現頻次均在3次以上,如高質量發展、創新、知識產權保護、就業、精準扶貧、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綠色發展、生態保護、發展慈善事業和志愿服務等,均是政府工作報告關注的重點;“進”指隨著各項工作的推進,在報告中會出現新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溫翠玲 校對:胡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