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切”“經濟下行環保放松”?環境部部長回應質疑環保的“兩種聲音”
環保與經濟如何協調,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將之歸納為兩種聲音:一種是講環保搞“一刀切”,影響了經濟發展;一種則是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有些地方的環保放寬了、放松了。
“一刀切”影響很不好,一粒老鼠屎搞壞一鍋湯。
“如果發現哪些地方該做的事、能做的事不做,為了一時的利益讓保護為發展讓路,那我們會盯住不放,該追責的要求嚴肅追責?!?/blockquote>責任編輯:汪韜
環保與經濟如何協調,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將之歸納為兩種聲音:一種是講環保搞“一刀切”,影響了經濟發展;一種則是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有些地方的環保放寬了、放松了。
“一刀切”影響很不好,一粒老鼠屎搞壞一鍋湯。
“如果發現哪些地方該做的事、能做的事不做,為了一時的利益讓保護為發展讓路,那我們會盯住不放,該追責的要求嚴肅追責。”
2016年以來,多輪環保督察啟動之后,一個名詞火了起來—— “一刀切”。
“對于‘一刀切’,我們的態度一直是非常鮮明的:堅決反對,堅決制止,嚴格禁止。”2019年3月11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斬釘截鐵地說道,“見一起查處一起。”
2018年8月,西安的一口鍋和灶臺成了“網紅”。在一張微博流傳的照片里,它們被一張封條封住了。經追查,這張圖片其實有人刻意造謠。但圖片的廣泛流傳,反映出“環境治理影響經濟”的論調給環保工作帶來的輿論壓力。(詳見《環保督查“國家隊”,如何不背“一刀切”的鍋》)
人為制造的“查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