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癌癥最好的辦法是什么?他們說這樣做比抗癌藥降價更有效
3月12日,全國政協委員季加孚、王貴齊、任紅做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5G新媒體直播欄目“委員夜話”,一起聊腫瘤防治。
責任編輯:王興棟 米莎 陳韻竹
我國啟動抗癌藥專項談判后,17種抗癌藥價格大幅度下降,并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如何預防腫瘤比較有效?目前腫瘤預防和治療過程中的痛點難點是什么?3月12日,全國政協委員季加孚、王貴齊、任紅做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5G新媒體直播欄目“委員夜話”,一起聊腫瘤防治。
我國腫瘤發病率處于全球中等水平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委員說,我們國家腫瘤的發病率處于全球的中等水平。但是我們國家人口基數大,因此相對來說腫瘤的發病人數占全球比例是比較高的。以胃癌為例,全球一百萬新發病人中大約有五十萬病人在中國。
另外,根據統計,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現在已經超過兩億,而絕大多數惡性腫瘤的發生和死亡都是在60歲以后,正因為我國人口基數很大,快速進入老齡社會,從實際例數來講,顯得我們致死人數比較多。但是從世界整體發病情況來看,我們國家在全球的排位是72位,應該說是位居中等水平。
控煙、戒酒、減肥對惡性腫瘤的預防有積極作用
在談及腫瘤如何預防時,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王貴齊委員說,對腫瘤來講,如果能找到它的病因,再防治腫瘤可能是最有效的。非常遺憾的是,目前我們做了很多研究,很多病因仍不明確。但是通過很多研究也證實,吸煙、飲酒、肥胖都是引起惡性腫瘤非常重要的共同危險元素,因此現階段在主要病因沒有明確的時候,控煙、戒酒、限制肥胖,對于預防腫瘤會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三分之一左右的腫瘤可以有效預防
王貴齊委員還表示,雖然說腫瘤病因我們目前知之甚少,但完全可以通過預防、篩查、早診,使三分之一左右的腫瘤得到預防,另外三分之一左右的腫瘤得到診治和控制。
季加孚委員則表示,消化道腫瘤可以通過胃鏡、腸道早期診斷發現,但是老百姓不太容易接受。因此在篩查、早期診斷的過程中,如何通過合理的方式,讓老百姓接受是現在要做的事情。
資料圖/視覺中國
王貴齊建議將腫瘤預防篩查早診納入醫保
今年全國兩會上,王貴齊委員提交了一份有關早診早治的提案,他說現在我們國家醫保大概覆蓋了13.5億人口,持續的參保率達95%。但現有的醫保政策更多的還是負擔疾病的治療費用。對于預防篩查早診,從醫保政策來講,既沒有鼓勵,更談不上保障。因此王貴齊委員的提案就是,現有的醫保政策也要順應現在新的大健康形勢和觀念,醫保不光起到兜底保障,還要起到健康指揮棒的作用。
王貴齊委員稱,現階段我們拿出一小部分醫保資金去做預防,做篩查,做早診,無論是我們的經驗還是國外的經驗,長期而言肯定會節約大量的醫保資金。同時,如果長期堅持下去,就會根本扭轉現在腫瘤防治的被動局面,同時也能改變我們國家現階段腫瘤被發現時已是中晚期的面貌。
任紅委員建議將醫保有限資金投入到早期篩查診斷上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院長任紅委員也提到,去年共有17種抗癌藥正式納入醫保目錄,對于老百姓來講是一個非常好的事,但是17種遠遠不夠。他表示,像乙肝、丙肝是肝癌主要的高發人群,如果我們把著力點放在乙肝、丙肝的治療上,其實后面肝癌的發生自然就會減少,這應該是醫保重點投入的地方。如果早期的診斷、篩查醫保不能管,醫保只管治療,只負擔靶向藥的費用,實際上老百姓的負擔還是很重的,應該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在早期的篩查診斷和早期已經明確的治療上。這可能是醫保包括臨床,包括醫院管理,必須要關注的。
看來,治療癌癥不如預防癌癥,與其讓醫保資金負擔昂貴的抗癌藥物,還不如投入一部分資金進入早期篩查和預防,這樣不僅省錢,效果也更好。
(來源:央視新聞)
網絡編輯:溫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