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里的年輕人 ——政協共青團、青聯界別會議觀察

“為了當好政協委員,我們都是補了課的?!?/blockquote>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19年3月7日,北京,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青聯界別舉行小組會議,圖為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霍啟剛在發言。(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3月14日《南方周末》)

會場另一道門打開,全國政協委員、作家張威依然穿著衛衣外套入場。相比于張威這個本名,他的筆名更為人熟知——唐家三少。

“為了當好政協委員,我們都是補了課的。”南方周末記者注意到,共青團、青聯界別總共36位委員,其中34人都是2018年3月當選的新委員。

楊傳堂說,自己今年春節只收下了三個年輕人寄來的賀卡,其中一張正是來自順豐的王衛,另兩張分別是百度的李彥宏和滴滴出行的柳青。

“今天有領導來……”2019年3月11日上午,北京會議中心一層5號會議室外,一位全國政協委員匆匆給自己系上一條紅白相間的領帶,讓自己的著裝看上去更正式一些。

會場另一道門打開,全國政協委員、作家張威依然穿著衛衣外套入場。相比于張威這個本名,他的筆名更為人熟知——唐家三少。

會場里,座位被排成一個長方形,靠里一側擺放著全國政協副主席楊傳堂、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賀軍科、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張效廉、國家郵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春光等人的座簽。

座位背后的墻上,掛鐘的時針快要走到“9”。委員們悉數入座。

這是政協共青團和青聯界別的會場,也是全國政協會議期間首次舉行界別協商會議。同一時間,10個界別分別圍繞本界別關心的一個議題開展界別協商。中央和國家機關相關人士到各個會場參與討論,聽取意見。

相比其他界別的委員,這個會場里的委員們有一個共同點:年輕。

共青團界別有8人,青聯界別有28人。南方周末記者梳理這36人的履歷發現,他們的出生年份在1970年至1981年間,平均年齡44歲左右。

這是全國政協34個界別里獨特的“年輕人界別”。南方周末記者連續三天跟訪共青團、青聯界別的會議,試圖描摹出政協里的年輕人群像。

聚焦“快遞小哥”關注新業態用工規范

“年輕人界別”中,年齡最大的是出生于1970年的東方財富網董事長其實,年齡最小的是出生于1981年的張威。從職業上看,共青團界別8人中有5人來自共青團系統,另外3人也都從事與青年人相關的工作。青聯界別的28人則來自各行各業,企業家有13名,占比近半,還有高校教授3名,法律界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