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來求情,但誰說也不行” ——對話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網紅”廳長于會文
2019年,大環保時代來臨,環保廳長更新為生態環境廳長,環境變好了嗎?廳長更難做了嗎?讓我們重啟時間,聽廳長講述。
責任編輯:汪韜
廳長時間
2013年底,南方周末開啟了“廳長時間”,從空氣罐頭、農村治污到公眾參與、地方保護主義,遍訪各地環保廳長,直面熱點。2019年,大環保時代來臨,環保廳長更新為生態環境廳長,環境變好了嗎?廳長更難做了嗎?讓我們重啟時間,聽廳長講述。
因為一句“你管家中,我管天空”,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忽然成了“網紅”。
(本文首發于2019年3月14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暗訪拍片,開“國藥”“川方”“有人來求情,但誰說也不行”對話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網紅”廳長于會文》)
“拍警示片我們也是先禮后兵,我先發安民告示,明確的告訴你,我會不間斷的暗訪拍片,各市縣先把問題都整干凈了。我都這么說了,你還不改,那抓住了就必須讓你難受一下,進警示錄。”
打污染防治攻堅戰,必須依靠信息化做堅定的支撐。但現在是環保系統內外都沒連好,誰都做信息化,各自為戰。不光連不好,用得也不好。會信息化的人不了解環保業務,懂環保業務的人又不知道信息化咋回事。
“水污染治理有枯水期強化督查。豐水期不用操多大心,枯水期誰要是偷排,一下子一個斷面的指標就可能超標十倍八倍,以后幾個月天天加蒸餾水都補不回來。”
于會文火了。
這位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廳長上了微博熱搜,夫人對四川的空氣滿意,卻對他不干家務活不滿意,于會文自嘲:“你管家中,我管天空”。網友津津樂道,沒想到看兩會熱點還能吃把“狗糧”。
“你管家中,我管天空”,于會文在四川觀察電視欄目中的這段話,讓他上了微博熱搜。視頻來源:四川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四川觀察
這不是他第一次提到夫人。遼寧人于會文擁有東北人典型的幽默細胞,2017年7月,履新廳長大半年的于會文與公眾座談,有人問持續十幾二十天的霧霾會不會重演,他說:“我夫人在家就問過,能不能把霧霾天數和時長降下來。我解釋了半天,什么逆溫層、大氣平行流動啊。夫人說,你少來大道理,就說行不行吧。”
對公眾,于會文承諾“拒絕套路,啥都能問”。對企業,他的這種幽默感從東北話延續到了四川話——賺錢多得“賺安逸”、環境違法就得“挨起”……四川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