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印巴空戰復盤:印度空軍緣何吃虧?

始于2019年2月26日的印巴空中沖突,現在雖暫告一段落,但卻留給人們一些謎團:是誰擊落了米格-21?“梟龍”戰機發揮了什么作用?總體實力高于巴基斯坦的印度空軍,為何在吃虧的情況下,沒有對巴基斯坦展開進一步的報復性打擊?

責任編輯:姚憶江

始于2019年2月26日的印巴空中沖突,現在雖暫告一段落,但卻留給人們一些謎團:是誰擊落了米格-21?“梟龍”戰機發揮了什么作用?總體實力高于巴基斯坦的印度空軍,為何在吃虧的情況下,沒有對巴基斯坦展開進一步的報復性打擊?

如果對此次印巴沖突進行一次復盤,我們或許不難發現其中的奧秘。

印度米格-21。(袁芳供圖/圖)

米格-21為何成了“刀下鬼”?

盡管此次印巴沖突以印度幻影2000攻擊巴基斯坦陣地開始,但是高潮部分無疑是印度空軍的米格-21被擊落。

米格-21“比森”型是俄羅斯為印度空軍升級的型號,最初是以米格-21-93方案推出的,使用較為先進的“標槍”脈沖多普勒雷達,據說這種雷達可以同時跟蹤8批目標,并引導R-77導彈同時攻擊其中兩個目標。不過由于機頭進氣道內部的空間有限,雷達體積受限,其探測距離和角度都要小于同時代的三代機。

在機載武器方面,該機還裝備了R-77中距空空導彈和新型的R-73近距格斗導彈,還配備了頭盔瞄準具,同時對顯示控制系統進行了改進,增加了手不離桿操縱功能。

如果在己方領空,加上地面引導得當,就算去攔截標準的三代機,米格-21“比森”也并非毫無機會。然而米格-21偏偏要追到巴基斯坦領空,在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在自己一邊的情況下,被巴基斯坦擊落,并不意外。

印軍為何在擁有大量三代機的情況下,還要派出米格-21這種相對落后的二代機作戰,而且還是跑到巴基斯坦境內?

實際上,這符合戰機部署的一般規律。米格-21的航程很短,部署在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杜秋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