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傳遞】齊齊哈爾:觀念正在消融
王俊只有12秒的時間,他用12秒走過一條4車道的馬路,瞬間即逝。他將自己的人生比成這條馬路,走過那一條路,他花了10年。他是齊齊哈爾人,小鋪子的業主,他見證了這座城市從1998年到現在的10年。
從龍南街路口的紅綠燈過馬路,王俊只有12秒的時間,他用12秒走過一條4車道的馬路,瞬間即逝。他將自己的人生比成這條馬路,走過那一條路,他花了10年。他是齊齊哈爾人,小鋪子的業主,他見證了這座城市從1998年到現在的10年,感慨良多。
齊齊哈爾在1954年前是黑龍江省的省會,此后一直是黑龍江第二大城市,歷史的印跡給這座城市留下的記憶并不深刻,倒是建國后的重工業發展讓這個城市看起來和沈陽、鞍山等東北城市如出一轍??梢哉f,東北是中國城市相似性最高的地區。
這里曾經的地標建筑是矗立在巨型毛澤東像后的工人文化宮,傳說2004年就要改造成功,到現 在依然帶著那些破爛的窗戶矗立于此。工人階級們聚集在這個地標邊上的公園里吹拉彈唱,琴棋書畫,只是工人文化宮已經無法讓他們登堂入室。在這座城市,工人 文化宮的改造一直是一個重要的話題。
齊齊哈爾街道的寬闊,顯出這座城市先富起來的過去,只是廠區附近的許多路已經年久失修,并不 平坦。在城市里走馬觀花的過程中,我們很輕易地看到一座座工廠,整座城市矗立在他們的上面,他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一座座外墻已經斑 駁的樓房整齊劃一,隱蔽在市區的老工廠里。
光是齊齊哈爾第一機床廠58年的歷史就給這座城市留下了70多棟家屬樓。這個廠子同時擁有職 工17600人,王俊是其中的一員。1998年他從齊齊哈爾第一機床廠的附屬產業中下崗,其后和這個城市的許多下崗工人一樣,在迷茫中度過了最初的時 光,“什么苦都吃過,就是想不通,怎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