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為何向這個非洲國家歸還原住民物品和遺骨?
新華社溫得和克3月14日電(記者吳長偉)納米比亞近日在南部小鎮吉比恩舉行隆重儀式,迎接反抗德國殖民統治的民族英雄維特布依的個人物品——圣經和鞭子回歸故里。
在2月28日的儀式上,納米比亞總統根哥布呼吁德國政府就殖民時期的種族滅絕大屠殺向納米比亞人民道歉??偨y何出此言?這一切要從德國對納米比亞的殖民歷史說起。
新華社溫得和克3月14日電(記者吳長偉)納米比亞近日在南部小鎮吉比恩舉行隆重儀式,迎接反抗德國殖民統治的民族英雄維特布依的個人物品——圣經和鞭子回歸故里。
在2月28日的儀式上,納米比亞總統根哥布呼吁德國政府就殖民時期的種族滅絕大屠殺向納米比亞人民道歉??偨y何出此言?這一切要從德國對納米比亞的殖民歷史說起。
2月26日,在納米比亞首都溫得和克,納米比亞副總統姆本巴(左)接過德國代表團交還的納米比亞民族英雄維特布依的個人物品。新華社發(喬安娜·阿伯薩隆攝)
維特布依出生于1830年,是納米比亞主要民族之一納馬族的酋長,統一了納馬的各個部落。在德國1884年開始對當時的西南非洲(納米比亞的原稱)殖民占領后,維特布依就帶領著納馬族人反抗德國人的統治。
當時,維特布依僅憑人數有限、裝備缺乏、供給不足的部落民兵與德國占領軍周旋。他留下的日記和信件是當時通過非洲人的眼睛看待殖民主義的第一手文獻資料,記錄了珍貴的歷史。這些文件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維特布依的圣經和鞭子是1893年4月12日德國占領軍一次襲擊的戰利品。當時,維特布依雖然僥幸逃脫,但個人物品遭到德國占領軍的洗劫。
據記載,維特布依與德國殖民者進行了多次交涉,并在談判中堅持立場。他曾對德國在西南非洲的統治者說:“你是別人的代表,而我是一個自由且自主的人。”
圖為維特布依(中)。(歷史資料)
在一次戰斗中失去了右手拇指后,維特布依就向戰友口述信件,向當時英屬南非的地方法院上訴,控訴德國占領自己的家園。
雖然維特布依所屬的納馬族當時也處于同赫雷羅族的戰爭之中,但當他聽說赫雷羅族人同意與德國簽署條約后,他就寫信給赫雷羅族酋長,懇請對方三思。他寫道:“你會永遠后悔將你的土地和統治權交給了白人,與之相比,我們之間的沖突并不重要。”
作為敵人,德國占領軍也對維特布依充滿尊重。一名德國將領在回憶錄中寫道:“他是一小支民兵的頭領,生活貧窮、衣衫襤褸,面對強大的德意志帝國進行了頑強抵抗……他謙遜、擁有自我,忠誠卻不失政治智慧,從來沒有偏離他的職責和權利。”
1905年10月29日,75歲的維特布依在戰斗中死去,因為害怕德國人帶走他的尸體,他被埋在一個沒有標記的墳墓里。
2002年在溫得和克附近舉行的英雄紀念碑落成儀式上,納米比亞開國總統努喬馬說,維特布依是第一位拿起武器反抗德國帝國主義者和外國占領者、捍衛國家領土完整的非洲領導人,他的革命精神啟發了一代代納米比亞人。
圖為納米比亞紙鈔。新華社記者吳長偉攝
今天,維特布依的頭像被印在了50元、100元和200元等大額納米比亞鈔票的正面。畫像中的維特布依戴著寬邊帽,目光嚴肅……
據史料記載,德國在1884年至1915年對納米比亞殖民統治期間,為了鎮壓當地反殖民起義,對赫雷羅族人和納馬族人進行了屠殺。此后,有大約300具原住民遺骨被帶回德國,進行所謂“研究”。
雖然,納米比亞已于1990年獨立,但與德國就殖民時期的暴行承擔責任的談判仍在繼續,歸還德國殖民時期掠奪的物品和遺骨是納米比亞受害者后人最主要的訴求之一。
2月28日,納米比亞總統根哥布參加在南部小鎮吉比恩舉行的儀式。(新華社發/羅德尼·皮爾納攝)
德國曾分別于2011年、2014年和2018年把部分原住民遺骨送回納米比亞。維特布依的圣經和鞭子也是德國歸還行動的一部分。此前,這兩件物品一直保存在德國斯圖加特的博物館。
(來源:新華社)
網絡編輯:梁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