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一塊值得期待的拼圖

一條以“產業發展”為核心的道路,將直接影響縣域經濟的命運......

刮風時塵土飛揚,下雨時泥濘滿地,一條長街放眼望去,視線沒有絲毫阻隔,可以直接從這頭看向那頭,田地不遠處麥秸稈燒起來的灰白色濃煙裹挾著寒風飛向天邊……這是十幾年前固安的樣子。

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的固安縣,與北京市大興區隔河相望,按照直線距離算,往北50公里就是天安門。

像固安這樣緊鄰著一個大型中心城市的縣城,在中國還有很多,它們圍繞在飛速發展的大城市周圍,城內外的人都真切地感受到了“天差地別”。

她們該怎樣適應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該如何緊隨時代發展的脈搏跳動?這個問題,從很多年前就牽動著整個中國的社會變革……

縣域經濟的崛起

如今的固安,高樓聳立,道寬路廣,商場、學校、醫院一應俱全,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千億級產業集群逐步形成,縣財政收入從2002年的一億元發展至近百億元,完全從“農業縣城”蛻變成“現代化工業縣城”。

固安兒童公園

這一切的改變,與多年前一次勇敢的創新有關。

2002年,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項目——固安產業新城項目落地。若干年后,這被評價為一個具有開創性的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城鎮化項目。無論從哪個角度觀察固安的由弱變強,“PPP”模式與“產業新城”都是繞不開的話題。

固安產業新城是改變固安舊時面貌的重要因素,而固安產業新城得以建成,是政府與社會資本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而達成合作之后,共同努力的結果。如今的固安產業新城經過不斷地完善升級,成為了中國縣域發展的排頭兵,被聯合國專家評價為“一個具有宏圖大略的產業新城綜合開發PPP模式”。

因為經濟形態不同,各國對PPP模式的定義也不盡相同。在中國,由于政府是公共服務、公共設施的主要提供者,而社會資本則包括央企、國企、民企等多種主體,因此,PPP模式強調“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合作共贏”。

政府與企業既然是項目合作伙伴,聯結為共同體,自然利益共享、風險共擔,雙方輸出己方優勢,最大限度地達成互信合作,在完善產業新城公共設施的同時,加深對“提升當地經濟發展與民生問題”的探索。

PPP項目帶有公益性質,為公共事業服務,因此,政府與企業的終極目的,在于通過縣域提供全生命周期、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以產業新城帶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的發展,增強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固安產業新城綠蔭中的網球場

一個以“產城融合”為理念的縣域經濟發展樣本,在固安產業新城進行探索并逐漸成熟;一個以“產業發展”為核心的發展路徑“搬”了進去,直接影響了固安的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

以產業為主導,以城市為依托,功能完善、設備齊全、環境優美的“新城”,能夠源源不斷地吸引高端產業、資本和人才,并輻射至所在縣城,甚至對中心城市亦形成影響。

以北京、天津、雄安為頂點畫一個三角,固安位于其正中。慢慢地,固安與三個頂點之間將逐漸形成“一小時生活圈”。

先天的地理優勢讓固安這座縣城的發展看上去順理成章。資料顯示,主要吸收北京制造業投資的兩類地區為發達城市和“京津冀”都市圈外圍城市,其中廊坊市緊隨上海、天津、深圳之后,排名第四;如果再走近一步,聚焦到具體區縣,除經濟核心區,如上海浦東新區、深圳南山區等地之外,北京制造業針對周邊省市的投資便主要集中在天津武清區、河北固安、大廠等地。

不起眼的縣域變得熱鬧似乎是遲早的事。這一點,從固安產業新城的脫穎而出得到證明。2019年的固安是京津冀都市圈崛起的“隱形力量”,以固安為首,全國多個鄉鎮都根據當地特色與所在都市圈的經濟發展狀態進行模式復刻,屬于縣城的“產業新城”在都市圈內開始耀眼起來。

都市圈的發展

如今,中國城市的發展早已從“單打獨斗”轉變為群融合,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城市群愈加頻繁地以整體形象出現在國際舞臺?,F有都市圈,后有城市群——在成為世界級城市群的進程中,都市圈的突破和升級,是高質量城市群邁出的第一步。

“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范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2019年2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給出了“都市圈”的定義。

《意見》明確指出,要推動中小城市依托多層次基礎設施網絡增強吸納中心城市產業轉移承接能力;此外,還要促進人才、資金、科技、信息等要素更多向鄉村流動,在都市圈率先實現城鄉融合發展。

作為都市圈中心城市外圍的縣域,其經濟的“崛起”,為都市圈的整體發展打了一針強心劑。

叫得響的縣域經濟,無論是北邊的固安,還是南邊的嘉善,都飛速發展起來。“北上廣深”不再是“鶴立雞群”,圍繞在摩登都市周圍的二三線城市乃至縣城的發光發熱,成為貢獻整個都市圈GDP的重要力量。

資料顯示,2010至2016年,32個都市圈GDP占全國比重從46.6%上升到47.8%,但是,都市圈中核心城市的GDP全國占比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北京市GDP占都市圈總量的比重由80.65%下降到78.96%,上海市GDP占比從46.04%下降到44.91%。

都市圈的產業升級成為了推動中國新型城鎮化不可逆的發展方向,中心城市在人口、產業、資本的作用下,正在逐漸改變“拔尖”的姿態,而是營養著更大一片區域。

都市圈所在的城市群空間形態與規模不斷重組和變化,促使區域內產業粘性增強,形態不斷完善,原本大都市各自的“較量”演化成了都市圈之間的良性競爭——中心城市的帶動輻射與縣域經濟的自立自強都是決定都市圈是否欣欣向榮的決定性因素。

一直以來,都市圈都呈現既集聚又擴散的態勢。

縣域在借助產業新城之力攀向高峰的同時,中心城市也在緊鑼密鼓的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周邊產業新城的布局正好承接了當下中心城市外溢的價值紅利,與此同時,中心城市尋求的產業升級也需要周邊城市的回應,雙方產生共振進而協調共進,促進城市群的健康發展。

中心城市與區地域之間能夠達成良好的互動,產業新城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現階段看來,產業新城的發展可以帶動整個縣域的產業轉型升級,對都市圈的影響也猶如“蝴蝶振翅”。而在一些縣城悄然變化的背后,除了政府政策的推動、當地企業和人民的努力,還有華夏幸福的耕耘緊隨助力。

未來可期

2015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對全國第二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給予表揚的通報》,對固安縣與華夏幸福積極探索的PPP模式提出表揚。同年,固安產業新城入選國家發改委首批13個PPP示范項目,并在2016年入選財政部等20部委發布的第三批PPP示范項目。

華夏幸福作為以產業新城PPP模式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企業,從2002年探索建設運營固安產業新城起,逐漸形成了全流程綜合性的縣域經濟發展整體解決方案,以產業發展為區域經濟發展賦能。

2018年6月,固安“志愿之城”建設全面啟動

目前看來,這個發展路徑是正確的,截止2018年底,華夏幸福為合作區域累計引入企業超2000家;創造新增就業崗位9.7萬個;招商引資4400多億元——相當于能建四個港珠澳大橋,也相當于固安所在的廊坊市一年GDP總量的一倍。

歷經近19年磨礪,華夏幸福已成為首屈一指的產業新城運營商,它在京津冀打拼摸索的經驗,被復制到南京、杭州、鄭州、武漢、合肥、廣州等15個核心都市圈,并因地制宜地為不同縣域量身定制城市發展、產業發展解決方案。

《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要以“生態優先、流域互動、集約發展”的思路,引領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并且提出推動新型城鎮化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

2018年4月26日,長江經濟帶座談會也強調了“生態發展”與“協同共進”,提出正確把握五個關系是長江經濟帶未來長足發展的重中之重,即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我發展和協同發展。

在此基礎上,以保護生態作為發展底線,產業轉型升級顯得尤為重要。

近年來,華夏幸福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十大產業,嚴守生態“防線”,在政策的加持下,為長三角都市圈內城市與縣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添了一把柴。

2019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到: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而在此之前,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政府工作報告,已經將鄉村振興、生態、區域協調發展、城鎮化等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

中國的新型城鎮化,就像圍成圓形的多米諾骨牌,“縣域”就是其中一塊,可以這樣說,產業新城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一座縣城轉型的成敗,也決定著縣域經濟的起落,而縣域經濟的崛起影響著中國的“協同發展”和“城鎮化進程”。

在華夏幸福等一批抱負遠大、綜合實力強的企業持續深耕后,越來越多的縣城開始蘇醒,一個縣城的光芒也許微弱,如果是全中國的縣城呢?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