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國兩會丨全國兩會,這些聲音值得關注

2019年全國兩會已經結束,會議期間,不少代表委員提交的建議、議案或提案,連同他們在會上的發言,回應了近年的輿論熱點,也與每個公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根據媒體相關報道,南方周末記者梳理了相關內容,摘錄了最受代表委員關注的話題。

責任編輯:錢昊平

2019年3月1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圖)

2019年全國兩會已經結束,會議期間,不少代表委員提交的建議、議案或提案,連同他們在會上的發言,回應了近年的輿論熱點,也與每個公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根據媒體相關報道,南方周末記者梳理了相關內容,摘錄了最受代表委員關注的話題。

1、法律應增設對未滿14周歲涉罪未成年人的預防、矯治章節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資陽市雁江區晏家壩村黨支部書記查玉春(建議)

2018年12月,湖南省發生兩起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殺害自己父母的案件。2016年,資陽市檢察機關和公安機關對轄區內三年內的未達刑事責任年齡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進行過數據清理,發現共有71名未達刑事責任年齡的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犯罪類型約四分之三為侵財型犯罪。未成年人不滿14周歲,未達刑事責任年齡,犯罪后處理存在的困境,使刑法規定的收容教養制度無法得到有效落實。

查玉春說,根據其違法犯罪嚴重程度,開展有針對性的個別矯治,引入社會化幫教、網格化管理,預防其再犯罪,幫助其順利回歸社會。收容教育容易給涉罪未成年人打上負面標簽,而推廣工讀學校則更有利于對涉罪未成年人的管教和順利回歸社會,每個地級市均應當建立至少一所工讀學校,并明確管理部門。(據封面新聞

2、在刑法分則中增設“妨害安全駕駛罪”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恒和信律師事務所主任李正國(建議)

隨著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故震驚全國,多起乘客在行駛公交車輛上搶奪司機方向盤、毆打司機的事件被媒體報道,公共交通的駕駛安全成為一個不可再忽視的問題。我國現行刑法分則規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溫翠玲 校對:胡曉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