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內戰升級,這家疫苗公司拿出了“毒丸”
三年股東內戰之后,科興控股(NASDAQ:SVA)董事會拿出了“毒丸計劃”。
責任編輯:顧策
尹衛東
三年股東內戰之后,科興控股(NASDAQ:SVA)董事會拿出了“毒丸計劃”。
2019年2月23日,科興控股宣布1Globe Capital 、ChiangJia Li、奧博資本等股東觸發公司的《權利協議》,因為他們在2018年2月召開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存在“以改變公司控制權為目的的密謀計劃”。
十天后,美國特拉華州衡平法院發出保持現狀令,在最終判決或法院發布進一步命令之前,科興控股不得向權利持有人分發任何交換股份。這一判決延緩了“毒丸計劃”的實施。
科興控股曾經研制并完成全球第一支SARS病毒滅活疫苗Ⅰ期臨床研究,是中國最大的疫苗企業之一。自三年前啟動私有化退市計劃以來,兩家買方團之間不斷爭斗,甚至引發暴力沖突,一度讓疫苗工廠停產。
2016年1月底,科興控股董事長、CEO尹衛東聯合賽富基金組成內部買方團(A),以6.18美元/股的報價對科興控股發起私有化收購要約。隨后,由一家中國上市公司未名醫藥(002581.SZ)發起的買方團(B)開出了更高的價格,7美元/股。
未名醫藥與科興控股原本是一對合作伙伴,它們分別持有北京科興26.91%、73.09%的股份,北京科興是科興控股在中國的主要運營實體(詳見南方周末2018年5月3日《科興:創業時親密似兄弟,肥了后撕起如仇敵》、2018年5月24日《科興內訌再調查:15年前的“桌下交易”》)。發起私有化要約收購之后,雙方成為競爭對手。
在一年前舉行的科興控股年度股東大會上,股東們投票選出新的董事會,但原董事會卻認為此舉激活了“毒丸計劃”,一邊通過私募基金融資增發,一邊準備實施“毒丸計劃”,試圖稀釋異議股東們的股權。
在科興控股運營實體注冊地中國北京,離岸公司協議控制(VIE)殼公司所在地香港,上市主體注冊地加勒比海的安提瓜和巴布達(Antigua and Barbuda,以下簡稱“安提瓜”),上市所在地及大股東注冊地美國特拉華州、馬薩諸塞州,一連串的訴訟正在進行中。
在不同司法體系下同時進行的這場股權爭奪戰,其實是在求解一個基本問題:董事會如何代表股東利益?
槍口轉向大股東
美國律師馬丁·利普頓(Mar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