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偶書丨老家通往振興的路啊,何時能修好?

實現鄉村振興,對地理位置不突出的偏遠鄉村,更多的還是靠本地人才,靠返鄉農民。

責任編輯:溫翠玲 校對:胡曉菲

(勾犇/圖)

晚上,我正在家里看電視,接到云哥電話,他在那頭哽咽道:幺妹,你侄兒在工地上從19樓摔到16樓,已經走了。

無法說出心里的震驚與難過。云哥兒子從小就拜給我哥做干兒子,兩家住得也近,向來十分親近。過了幾天,云哥抱著兒子的骨灰盒,我們兄妹陪著他回老家選墓地。

還是30年前那條集全村人之力修的機耕道,只是再無當年熱火朝天的場景。四野靜得出奇,一路上沒有遇見行人和車輛,甚至狗吠雞鳴,直到抵達目的地,才見到兩個齒發皆落的老人。哥哥勉強把車停在機耕道的盡頭,很難想象,那車后雜草沒過頭頂的地方,曾是風光無限的學校操場。風水先生帶著我們到處鉆草叢,最后確定干侄兒在他自家的一塊承包地永久歸宿。

回程時,車上擠了幾個云哥的同姓老鄉,修墓的事由他們負責。都是60歲以上的人,最年輕的63歲,他們是老家最執著的留守者。10年前,云哥也像他們一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夏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