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國兩會|企業家代表委員的“CSR提案”
企業家代表委員逐漸成為兩會這個特殊的舞臺上備受關注的群體。
責任編輯:孟登科
從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到3月1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正式告一段落。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成為媒體追逐、社會關注的對象,他們手握建議或提案,為解決社會問題、推動和諧發展建言獻策。其中,企業家代表委員逐漸成為兩會這個特殊的舞臺上備受關注的群體。
“有頭有臉”,有責任
1993年3月14日,劉永好、張宏偉、王祥林、李靜等23名民營企業家,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第一次走進人民大會堂,出席全國政協八屆一次會議。盡管在2093名的委員中,他們只占1%,但這標志著民營企業家在時隔近40年后,重新登上中國參政議政的政治舞臺。
時光如梭。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艱苦探索和不懈努力,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8年,中國有120家企業登上了《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非常接近美國(126家),遠超第三位的日本(52家)。另一方面,我國企業數量快速增長。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統計,2018年底我國企業數量達3474.2萬戶。
企業家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
另一個更為有意思的現象是,隨著移動互聯網以及社交網絡的普及,企業家逐漸成為公共事務的意見領袖,如馬云、王石、李開復等明星企業家的新浪微博均擁有千萬級的粉絲數量,其一言一行對社會輿論具有重要影響。
馬化騰
2016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會講話中指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