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澄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重讀《金瓶梅》和《史記》

“《史記》過了這么多年,依然充滿現場感,傳統中文簡約生動,不大有議論,很少心理,與西方小說截然相反。老外都知道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像我們這么了解世界作家的狀態,出版那么多西方作品,似乎我們的內心準備上,總覺得西方比我們好,那你自己一直就是來不及的心情,就永遠跟著人家走,永遠在別人坐標里確定自己位置”

責任編輯:楊子

“《史記》過了這么多年,依然充滿現場感,傳統中文簡約生動,不大有議論,很少心理,與西方小說截然相反。老外都知道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像我們這么了解世界作家的狀態,出版那么多西方作品,似乎我們的內心準備上,總覺得西方比我們好,那你自己一直就是來不及的心情,就永遠跟著人家走,永遠在別人坐標里確定自己位置”

圖 / 錢東升

上海作協所在的愛神花園,像過去大戶人家的小姐,后來下嫁普通人家,身段兒和貴氣還在,也學到了樸實。老式折衷主義的建筑,有著羅馬立柱的門廊、氣派的走道、盤旋而上的轉角樓梯,讓人聯想起衣香鬢影的舊式舞會,但現在因地制宜,到處堆滿了紙箱,以及落滿浮灰的書和雜志——這也是一種折衷主義。金宇澄邀我在陽臺上坐下,這里視野絕佳,藍天在上,遠處的屋頂晴光無價,眼前的花花草草以一種隨機方式自然生長,播種的都是過路的飛鳥。另有一盆作物倒是人工載種,一大蓬密密麻麻的煙蒂倒插在花盆里,像巨大的仙人球。

沒人在乎。這里有一種漫不經心的落拓和好看,像極了文學。

最近《碗》、《方島》、《輕寒》三本新書同時面市,對老金來說是太陽底下無新事的淡然,畢竟這三本書中有兩本是八九十年代再版,只有《碗》是首次推出。2018年6月,《碗》的繁體字版率先面市,得了臺北國際書展的大獎。

記憶沒有保質期

雖然文學色彩強烈,但《碗》是不折不扣的非虛構。松嫩平原上,曾有一位名叫小英的女知青落井而亡。30年后,當年的上海知青們打算故地重游,才知道小英死前,曾經秘密回滬,產下一女。在電視臺的鏡頭記錄下,一位已經年屆30的姑娘,要跟隨50位阿姨爺叔一起,去東北嫩江,給陌生的母親上一次墳。

老金是這50位阿姨爺叔中的一個。1968年,金宇澄和他哥哥一道去了東北。當時有兩個可能的去處,一是東北,一是云南,“原來我想去云南,幸好還是沒去,因為南方一年四季都要種地,所以肯定比東北更苦。”

全家合影,中為金宇澄

幾百個十六歲上下的少男少女到了東北——中蘇邊境的某大型農場,他們見到大片的麥子地,看不到頭,開拖拉機都要開一整天。此刻下過大雨,麥地積水。城里孩子不懂農活,每人分到一把鐮刀,卻不知接下來怎么辦。這時,連隊干部打了電話,遠方逐漸黃塵滾滾,來了五輛卡車,中間三輛載滿了男人。三輛車開到這批上海孩子面前,停了下來,車上的人魚貫而下,開始一個一個報數。

“當時我們一看,還以為下來了一群演員,衣服是亂穿的,有人夏天還穿著大皮襖,很多人也就三四十歲,臉是讀書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