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生給食制度原來是這樣的
過去學生用餐,是有學?!肮芾碚摺薄皺z食”一說的,這也被稱為“毒見”。但現在基本沒有學校再這樣做了,因為:即使有毒,可毒是有潛伏期的,當場毒發的事情是幾乎不可能有的
責任編輯:顧策
過去學生用餐,是有學校“管理者”“檢食”一說的,這也被稱為“毒見”。但現在基本沒有學校再這樣做了,因為:即使有毒,可毒是有潛伏期的,當場毒發的事情是幾乎不可能有的
午餐
給食的歷史由來
說起日本小學生的給食(供餐)制度,最早要追溯到明治22年(1889年)。
當時,日本山形縣鶴崗町的寺院建立了一所私立忠愛小學校,該校規定學生要在校吃午餐。但有些孩子因家窮帶不起飯盒,于是,學校開始為帶不起飯盒的孩子們提供飯團、烤魚、咸菜等,這被視為日本學校給食制度的開始。傳承至今的忠愛小學還為此特立了一塊“給食開始學校”之碑以資紀念。
繼忠愛小學之后,日本各地小學校也都陸陸續續開始為“欠食兒”(帶不起飯盒的兒童)配發午餐,也是從那時起,日本學校給食的星星之火開始漸漸燎往日本列島各地了。
到了1932年(昭和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學校給食臨時施設方法》。雖然這只是一部針對部分學校實施的法規,但這一法規的出臺,正式揭開了日本小學生給食制度化的序幕。
進入1940年代初,因侵略戰爭導致日本國內經濟惡化,因此,小學校給食制度也不得不被迫終止。直到戰后的1945年(昭和20年),接受了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盟國開始對缺米少鹽的日本進行食糧援助,借此,日本才又逐漸恢復了對小學生實施給食制度的計劃。1947年(昭和22年),日本主要都市的300萬兒童就開始享受到了給食制度。在此值得啰嗦一句的是,當時整個日本尚處于饑荒狀態,但政府還是首先展開了對學齡兒童的食糧援助措施。
1954年(昭和29年)6月3日,對于日本的給食制度來說,可以說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天。這一天,隨著日本糧食的逐漸豐足,日本政府正式頒布了《學校給食法》,這一陽光工程使得全國就學兒童基本實現了給食化。
其實,在普及給食過程中,政府就已經開始逐漸意識到,給食并非僅僅是給學生們提供午餐,在給食的整個流程中,同時也是對孩子們進行“吃飯和營養的教育”之過程。讓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攝入體內的食物并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而且對學習、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