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故事·中國道路”第五屆河陽論壇開幕
3月23日上午,第五屆河陽論壇暨“鄉村、文化與傳播”學術周活動在浙江省縉云縣拉開帷幕。來自全國近150名學者、基層干部、企業家、鄉村建設實踐者齊聚縉云仙都街道鄉村振興講習所,他們將圍繞“鄉村故事·中國道路”這一主題展開為期兩天的學術研討。開幕式上,中共縉云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潛春紅、麗水市社科聯副主席余群勇、麗水學院科研處處長葉曉平、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胡鈺先后致辭,開幕式由縉云縣副縣長陳銀根主持。
此次河陽論壇主題立意高遠,不僅契合鄉村振興的時代主題,更是將其置于中國發展道路的高度。正如會議主題闡述中所說的,鄉村故事既是探尋中國革命正確道路的故事,也是中國農民對中國崛起做出巨大貢獻的故事,更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發展理念的故事。
論壇的安排亮點頗多。專題報告聚焦鄉村故事與中國道路,從小農、鄉建、農政勾連中國鄉村的歷史、現實與未來,并從新聞學科、知行關系、社會主義公共傳播和紅色精神探究城鄉平衡的中國綠色發展道路。平行論壇打開多維度鄉村議題和傳播議題,包括“鄉村與女性”“鄉村與城市”“重新理解鄉土社會”“農民工面面觀”“鄉土文化:保護與開發”“鄉村振興·集體經濟”“鄉村媒介研究的多維視野”“鄉村文化與傳媒”“重新發現鄉村傳播”“鄉村與影像”“新框架·新視野”等16場。
浙江省麗水市作為兩山理念的重要萌發地,近年來以高質量綠色發展為目標,實現了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協同推進,獲得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麗水之贊”。受此激勵,麗水市委市政府提出以“麗水之干”擔綱“麗水之贊”,在“兩山”發展大會上指出踐行“兩山”理念的三把“金鑰匙”:跨山統籌、創新引領、問海借力,并且不忘初心,以弘揚“浙西南革命精神”為“麗水之干”注魂、賦能、立根??N云作為麗水的人口大縣和經濟大縣,在此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兩山”理念實踐經驗,作為呼應,論壇特設“從革命、建設到改革:探尋‘縉云精神’與鄉村振興的力量源泉”、“綠色發展、全域旅游與鄉村產業振興:政府、企業與村莊的有機聯動”“返鄉、新鄉賢與鄉村振興的多元主體”三個圓桌,以及“畬族文化研究”和“鄉村文化領導權與村民主體性——基于縉云的歷史與現實”兩個專場。
由于此前四次論壇的成功舉辦,河陽論壇已經成了鄉村發展的探討高地,吸引了各界人士的關注,此次論壇以超過50%的淘汰率最終收錄了近70篇論文,與會人員不僅有長江學者、紫江學者這樣的頂級學者,也有來自浙江省內外各院校不同學科的學者,不僅有改革開放后我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位新聞學博士,也有在讀的博士生、碩士生,不僅有中央及地方媒體,還有政府部門、村干部和民間企業的代表,體現了論壇一以貫之的跨學科性和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性。
河陽論壇致力于鄉村建設的思想交流,旨在梳理鄉村建設歷史脈絡、匯集鄉村研究前沿思想、分享鄉村振興實踐創新經驗、探索構建平衡互哺城鄉關系的路徑,以促進城鄉政策制定者、鄉村建設實踐者以及學術研究者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在資本主義全球化危機的時代探尋面向未來的生態文明建設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河陽論壇從2015年開始舉辦,四年來,在縉云縣委縣政府和麗水學院大力支持下,論壇相繼以 “構建平衡互哺的城鄉關系”“鄉土文化復興:機遇與挑戰”“文化主體性與鄉村發展:國家、市場與民間的聯動”與“生態文明與傳播:鄉村作為前沿”為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術探討、實地觀摩與青年研習互動,累計參與人數超過500人,引起學界、實踐界和媒體界的廣泛關注與社會討論,影響不斷擴大。
第五屆河陽論壇由浙江省麗水市社科聯主辦,麗水市甌江文化研究中心、麗水學院民族學院與河陽鄉村研究院承辦,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協辦。本屆論壇將于3月26日結束。在23-24日的學術探討后,與會嘉賓還將觀摩千年古村落河陽村的祭祖等當地民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