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券商:一幫程序員帶股民“出海炒股”
香港、美國中小券商遍地林立,競爭激烈,互聯網公司只好拿出慣用手法——燒錢。
責任編輯:馮葉
2019年1月2日,中國香港,港股及美股周一(2018年12月31日)齊反彈。
(本文首發于2019年3月28日《南方周末》)
美股、港股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內地投資者對全球資產配置的需求。
香港、美國中小券商遍地林立,競爭激烈,互聯網公司只好拿出慣用手法——燒錢。
互聯網券商的牌照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客戶資金來源也成了軟肋。
繼P2P、銀行、保險后,互聯網巨頭們踏入了圍獵財富的新戰場——證券業。
2019年3月20日,美股交易互聯網券商老虎證券(下稱老虎)登陸納斯達克。首日大漲36.5%,市值達到14.52億美元。
兩周前,頂著“互聯網券商境外上市第一股”的富途證券(下稱富途)同樣交出一份令市場驚艷的成績單,首日收漲近28%,市值踏入“百億俱樂部”(以人民幣計)。
招股書顯示,此次IPO前,小米持有老虎14.1%的股份,美國最大的互聯網券商盈透證券占股7.7%。富途的背后則是騰訊,2014年起,騰訊連續三輪領投富途,持股38.2%,是富途的最大機構股東。
富途的logo取自牛頭,而老虎的logo則是虎尾,但這并不只是“?;ⅰ辟惻艿挠螒?。
2018年7月,投資交流交易平臺雪球完成1.2億美元D輪融資,螞蟻金服成為新的戰略投資方,雪球旗下同樣擁有境外證券交易平臺雪盈證券。更早的2016年,網易與德迅投資聯合創辦了青石證券,德迅投資背后是騰訊聯合創始人曾李青。
互聯網巨頭們發起了資本市場的直接對壘,也開啟了一個新的互聯網券商時代。
得益于20年前Web2.0技術的普及,以資訊和交易起步的東方財富、大智慧、萬得(Wind)等券商服務企業率先觸網,因此被稱作第一代互聯網券商。一代們的出現倒逼著傳統券商自我革新,形成以財富管理為核心的第二代互聯網券商,譬如華泰證券、平安證券、國金證券等。
一代們擁有龐大用戶,二代們持有牌照優勢,第三代互聯網券商則瞄準了一個新的市場——日益龐大的境外投資需求,意圖借此彎道超車。
程序員進擊券商
創立富途的李華今年40歲,程序員出身,畢業于湖南大學計算機專業。頭頂騰訊18號員工的光環、拿著騰訊原始股份,他早早實現了財務自由。因為騰訊在香港上市,李華自然也關心起香港股市來。
早在創立富途前,李華就在深圳投資圈里小有名氣,除了獨特的投資理念,還因為他是個“高頻交易員”。
富途上市時,李華向媒體回憶,早年有券商經紀人給他寄了一盒月餅,理由是那年只他一人就為對方貢獻了500萬交易傭金,相當于幾十億的交易額。
“500萬是什么概念,要知道以前在QQ工作團隊為了能順利收取用戶僅僅每月10元的會員費,就要認真聽取每一位用戶反饋和建議,為了改善產品、提高用戶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