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茨基與張居正
就這樣,德國的考茨基,明朝的張居正,在“摸著石頭過河”的1980年代不期而遇了。
責任編輯:劉小磊
■書人茶話
在中山大學旁邊的文津閣舊書店,偶然買到一冊奇怪的書??即幕摹渡鐣锩?,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版。
考茨基,一位過氣的左翼思想家罷了,何足為奇?
要知道,作為修正主義的第二號思想領袖,考茨基在內地早已是一位被批倒批臭了的反動人物,他的書也一向是作為“反面教材”才出版的。比如遲至1984年的上海人民版《唯物主義歷史觀》第三分冊,就還是冠以“老修正主義哲學資料選輯”的名義。而這本《社會革命》,由當時最權威的出版社刊行,書前既無批判性的說明,版權頁也沒有“內部出版”字樣,何也?
且看看這本小冊子的內容吧。它原是考茨基1902年在荷蘭的兩次演講,還保持著“正統馬克思主義者”的姿態。第一部分“社會改良和社會革命”,討論改良(演進)與革命的概念以及歐洲歷史上的革命,至今尚不失其理論價值;第二部分“社會革命后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